发明名称 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及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电弧炉炼钢吹氧脱碳工艺。本发明采用电弧炉埋入式吹氧直接脱碳方式,即将供氧用喷嘴安装在钢液面以下,从熔池的下方喷入氧化性气体,实现快速、可控脱碳。采用氧化气体流量及保护气体流量分时段控制控制方法,喷嘴采用双流道喷管,喷嘴材料采用钨铜合金、不锈钢、铬质或刚玉质管材制造。喷嘴中心管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压力为0.2-0.8MPa;环缝气体(二氧化碳、天然气、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流量为10-1000Nm<sup>3</sup>/h,压力为0.1-0.45MPa。与通常的吹氧方式比,氧直接与钢液中碳元素接触,保证脱碳反应的速度和可控性。
申请公布号 CN10262809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5.27
申请号 CN201210108966.8 申请日期 2012.04.16
申请人 北京荣诚京冶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荣;冯小明;陈三芽;董凯;刘福海;苏荣芳
分类号 C21C5/52(2006.01)I;C21C7/068(2006.01)I 主分类号 C21C5/5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皋吉甫
主权项 一种电弧炉炼钢埋入式吹氧脱碳工艺,其特征是:在电弧炉内将氧化性气体及保护气体,采用单一气体喷吹或混合气体喷吹方式,通过双流道或单流道喷嘴产生的高速气流,吹入熔池的氧能直接与碳元素发生反应;喷吹气体直接从埋入钢液一定深度的喷嘴喷出,喷嘴采用双流道喷管稳定连续喷吹;氧化性气体为氧气或二氧化碳,喷吹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根据脱碳工艺要求,分时段控制气体流量和比例;保护气体为二氧化碳、天然气、氮气、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分时段控制气体流量,按比例混合喷吹,喷吹流量为10~1000Nm<sup>3</sup>/h;采用氧化气体流量及保护气体流量分时段控制控制吹氧脱碳,根据不同的气源特点,分别按照以下实施方案控制:(1):氧化性气体:O<sub>2</sub>,保护气体:N<sub>2</sub>或Ar;电弧炉冶炼过程中,在冶炼开始前中心喷管保持喷吹N<sub>2</sub>或Ar,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10~300Nm<sup>3</sup>/h,起到保护喷头,防止喷头烧损、堵塞;冶炼初期,因金属液温度低,脱碳速度控制在一定值,中心喷管喷吹O<sub>2</sub>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冶炼中期为高速脱碳期,中心喷管喷吹O<sub>2</sub>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50~1000Nm<sup>3</sup>/h;冶炼末期,需控制脱碳速度,保证终点碳含量,中心喷管O<sub>2</sub>流量为200‑1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2)、氧化性气体:O<sub>2</sub>和CO<sub>2</sub>,保护气体:CO<sub>2</sub>、N<sub>2</sub>或Ar,电弧炉冶炼过程中,在冶炼开始前中心喷管保持喷吹CO<sub>2</sub>,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10~300Nm<sup>3</sup>/h,起到保护喷头,防止喷头烧损、堵塞;冶炼初期,因金属液温度低,脱碳速度控制在一定值,中心喷管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1:1~1:5,气体总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冶炼中期为高速脱碳期,中心喷管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1:1~1:5,混合气体总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50~1000Nm<sup>3</sup>/h;冶炼末期,需控制脱碳速度,保证终点碳含量,中心喷管单混合喷吹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2:1~8:1,气体总流量为200‑1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3)、氧化性气体:O<sub>2</sub>,保护气体:CH<sub>4</sub>、N<sub>2</sub>或Ar,电弧炉冶炼过程中,在冶炼开始前中心喷管保持喷吹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H<sub>4</sub>、N<sub>2</sub>或Ar流量为10~300Nm<sup>3</sup>/h,起到保护喷头,防止喷头烧损、堵塞;冶炼初期,因金属液温度低,脱碳速度控制在一定值,中心喷管喷吹O<sub>2</sub>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冶炼中期为高速脱碳期,中心喷管喷吹O<sub>2</sub>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50~1000Nm<sup>3</sup>/h;冶炼末期,需控制脱碳速度,保证终点碳含量,中心喷管O<sub>2</sub>流量为200‑1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4)、氧化性气体:O<sub>2</sub>和CO<sub>2</sub>,保护气体:CO<sub>2</sub>、CH<sub>4</sub>、N<sub>2</sub>或Ar,电弧炉冶炼过程中,在冶炼开始前中心喷管保持喷吹CO<sub>2</sub>,流量为100~8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10~300Nm<sup>3</sup>/h,起到保护喷头,防止喷头烧损、堵塞;冶炼初期,因金属液温度低,脱碳速度控制在一定值,中心喷管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1:1~1:5,气体总流量为20‑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冶炼中期为高速脱碳期,中心喷管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1:1~1:5,气体总流量为100‑3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50~1000Nm<sup>3</sup>/h;冶炼末期,需控制脱碳速度,保证终点碳含量,中心喷管单混合喷吹混合喷吹O<sub>2</sub>和CO<sub>2</sub>,混合气体中O<sub>2</sub>与CO<sub>2</sub>比例为2:1~8:1,气体总流量为200‑1500Nm<sup>3</sup>/h;环缝喷吹CO<sub>2</sub>、CH<sub>4</sub>、N<sub>2</sub>或Ar气体流量为20~500Nm<sup>3</sup>/h。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健翔园3号楼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