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地下水生物除锰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水生物除锰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菌种的采集培养和驯化、菌种的接种、滤层除锰和滤层的反冲洗;通过锰氧化菌选择、培养和营养控制,培养自养型微生物除锰菌群和控制自养型菌群的生长,实现除锰滤层的快速构建,缩短除锰滤层启动过程,再通过调整运行过程的营养配比,控制除锰滤层中除锰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实现对地下水中锰的去除,使生物除锰滤层可规范有序的建立,缩短滤料成熟期;其工艺步骤简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应用环境友好。
申请公布号 CN10462815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5.20
申请号 CN201510044734.4 申请日期 2015.01.29
申请人 青岛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李金成;夏文香;杨良;甘明强;郭海丽
分类号 C02F3/3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34(2006.01)I
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张世功
主权项 一种地下水生物除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物除锰系统装置中实现生物除锰,工艺过程为:(1)菌种的采集培养和驯化:先在具有硝化脱氮功能的曝气池的末端采用常规方法取含有自养型菌的菌液,菌液体积为接种滤层体积的1%,接种滤层体积以除锰反应器中的滤料体积计算;然后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8%的NaCl水溶液将菌液体积稀释到5倍并充分搅拌混合,使菌胶团解体分散,静置5分钟使菌液中的无机成分和泥沙沉淀,取其上部20%体积的悬浊液,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8%的NaCl水溶液再将菌液体积稀释5倍后静置沉淀5分钟,抽取上部20%体积的悬浊液作为自养型除锰菌液;再在自养型除锰菌液中加入经高温灭菌后的柠檬酸铁铵培养液,在25℃恒温环境下搅拌培养,5天为一个周期,5天后静置沉淀10分钟后抽取80%体积的上清液,重新加入新鲜的柠檬酸铁铵培养液,按上述步骤进行培养2个周期后即制得接种菌种;(2)菌种的接种:采用步骤(1)制得的接种菌种与除锰滤层构建成一个滤层循环式的生物除锰接种系统装置,在该装置中进行菌种接种,在该系统装置中进行菌种接种,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控制滤速为3m/h,每2‑5天补充营养液一次,同时提高1m/h的滤速,运行4个周期,并使滤速最终上升到8m/h,经过10‑30天接种完成;接种完成后滤层中的滤料由白色变为黑褐色,表面有生物膜附着;(3)滤层除锰:经过步骤(2)接种的除锰滤层形成除锰生物膜后,停止接种液的循环培养;在生物除锰系统装置中进行除锰;使含锰原水通过进水口通入反应器,依次通过布水管、除锰滤层和收集管,最终通过出水口排出;碳酸铵容器通过计量加药泵与进水口动力连接;为保持滤层中除锰微生物的运行稳定性,在含锰原水中通过计量加药泵控制以0.2‑0.5mg/L的比例投加碳酸铵;过滤过程中控制过滤速度为6‑10m/h;过滤时间为8‑12天;(4)滤层的反冲洗:对除锰滤层采用除锰水进行反冲洗,反冲洗过程在生物除锰系统装置中完成,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反冲洗水通过反冲洗水口进入反应器中,依次经过收集管和除锰滤层,最后通过反冲出水口排出;反冲洗过程中控制反冲洗速度为8‑12m/h,冲洗时间8‑10分钟,控制除锰滤层膨胀度为30%。
地址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