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玉面陶器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面陶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陶土原料制备;(2)制备精细陶泥;(3)制备玉面陶坯;(4)湿坯陶体装饰;(5)干坯陶体装饰;(6)低温硬化烧制;(7)低温烧制硬化后的陶体装饰和雕绘创作;(8)高温烧制;(9)三次打磨抛光;(10)成品。本发明玉面陶改变了以往陶器的生产工艺,但不改变陶器的基本性质,玉面陶仍具有陶器所具有的不透明、有微孔透气性、吸水性的特点,他的重要改变就是(1)提高了陶器硬度,摩氏硬度达6.0-6.5。(2)提高了陶器的密度达2.65;(3)提高了陶器的表面光洁度达▽10以上。这三个提高使陶器增加了抗击能力,增高了陶器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耐用度。
申请公布号 CN10375531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5.20
申请号 CN201310722864.X 申请日期 2013.12.25
申请人 赫忠友 发明人 赫忠友
分类号 C04B33/04(2006.01)I;C04B33/00(2006.01)I;B44C1/22(2006.01)I 主分类号 C04B33/04(2006.01)I
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刘清莲
主权项 玉面陶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陶土原料制备:将重量百分比50%的普通粘土与重量百分比50%的高岭土均匀混合后过50目筛;(2)制备精细陶泥:(2‑1)打泥浆:将步骤(1)的陶土原料与清水按2:8的重量比例,将陶土原料浸入水中,浸泡4~6个小时后打浆,用手工或机械打成泥浆;(2‑2)过滤:用350目细纱网将泥浆过滤两次获得淘泥;将陶土中超过3um的颗粒滤出;在过滤中如果陶土泥浆过浓,要再加适量的水稀释泥浆,保证过滤顺利进行;(2‑3)三次静止沉降陶泥:将过滤好的陶泥,盛于容器中静止沉降6个小时,在不搅动的条件下用泵抽出容器中90%的泥浆和清水入第二容器中,抽出的泥浆进行第二次静止沉降10小时,第二次沉降后用泵抽出90%的泥浆和清水入第三容器中再第三次静止沉降48小时,48小时后在静止的条件用泵小心抽出泥浆沉降后上部的清水,获得沉降淘泥;(2‑4)沥干陶泥水分:经三次沉降的陶泥水分较高,采用石膏模具吸水沥干、高压脱水沥干或布袋挂起沥干;布袋挂起沥干时间为60~80小时;当布袋中的陶泥成干糊状时取下布袋,埋入水分低于10%的干土粉中进一步沥干陶泥中的水分,24小时后用手指按一下泥袋,如陶泥有了可塑性表明沥干结束,如水分仍高,换新的干土粉;具有可塑性的陶泥,装入容器中,结束沥干工序;(2‑5)陈腐陶泥:将沥干成具有可塑性的陶泥放入容器中进行接触空气陈腐;在陈腐中要多次反复加压揉搓,做到每天一次,陈腐时间不少于15天;陈腐后获得精细陶泥,精细陶泥的颗粒度小于0.3um;(2‑6)真空高压练泥:将步骤(2‑5)获得的精细淘泥在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真空练泥,挤排出空气;(3)制备玉面陶坯:玉面陶坯包括精细淘泥小型陶器湿坯,熟料大型陶器湿坯和装饰砂玉面砂陶坯三种;(3‑1)精细淘泥小型陶器湿坯:直接利用淘制好的精细陶泥进行小型陶器的生产,其长和高不超过30厘米的器型,其器型的体壁厚度都不能超过2厘米;(3‑2)熟料大型陶器湿坯:生产高或宽大于30厘米的陶器,要在淘制好的精细陶泥中加入质量百分比17%~23%精细熟料陶粉;精细熟料陶粉是用上述精细陶泥做成2厘米厚的薄片或2厘米以下的颗粒,在695度~705度中烧制后打成细粉,细度在100目以上;(3‑3)装饰砂玉面砂陶坯:首先将装饰砂加工精选成1.0mm±0.1、2.0mm±0.1、3mm±0.1、4mm±0.1、6mm±0.1五种规格装饰砂料,上述装饰砂料根据陶器的器型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装饰砂或几种不同规格砂料混用;然后在陶制好的精细淘泥中加入质量百分比20%的装饰砂;(4)湿坯陶体装饰:采用立体装饰、陶体表面刻绘或镂空雕刻装饰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使用;(5)干坯陶体装饰(6)低温硬化烧制:烧制温度为545℃~555℃,烧制后,陶体硬度达到2.5~3.0摩氏度;(7)低温烧制硬化后的陶体装饰和雕绘创作(8)高温烧制:烧制温度为1145℃~1155℃;(9)三次打磨抛光:(9‑1)粗磨去火皮:玉面陶在高温烧制后会产生不同厚度的火皮,要用500号粗砂轮在水中打磨去火皮或用喷砂法喷砂去火皮;一些雕刻细小的地方用金刚钻头去掉火皮;(9‑2)细磨见光:从800~1800号砂条逐一手工细磨;(9‑3)精准抛光:使用抛光粉或抛光砂纸进行精准抛光,一些中小型的玉面陶坯使用抛光桶进行抛光;(10)成品。
地址 571100 海南省海口市流芳路9号金岛楼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