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面色心理感知量化及适应性判别方法
摘要 面色心理感知量化及适应性判别方法属于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领域。在各类面色样本采集基础上,确定各类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两端的色度物理刺激量。同时,通过心理物理实验确定各类面色心理感知的初始等距单位。以该等距单位对各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均匀等分,得到初始感觉等距色块。由观察者调整各等分点的物理刺激量,达到心理感觉上的均匀等分,得到最终心理感知等距色块。通过回归建模,计算其在各面色度上的感知量化结果。最后,以颈部肤色为对照色,判别面色所属类别。本方法实现各类面色的单维感知量化,得到各类面色感知坐标上的单维量值,同时结合体现个体正常色的颈部肤色,实现面色类别的适应性分析。
申请公布号 CN10458636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5.06
申请号 CN201510038631.7 申请日期 2015.01.26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蔡轶珩;林沙沙;王立娜;詹昌飞;盛楠
分类号 A61B5/00(2006.01)I 主分类号 A61B5/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主权项 面色心理感知量化及适应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面部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的确定:(1)、采集各类中医面色标准图像样本,以标准sRGB空间描述,需要包含正常色、白色、黄色、赤色、青色、黑色各类用例,共6类;每类用例需要包含100例以上的实例,且由三位以上中医医师给出所属类型标定;(2)、提取所有图像样本中面部色部的颜色物理量值,并将其转换为与人眼感知相对应的均匀Lab颜色空间;计算各类面色样本Lab坐标平均值,得到各类面色中心Lab坐标,包括正常色、白色、黄色、赤色、青色、黑色中心坐标;寻找距离正常色中心最远的各类面色样本点,作为该类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终点,由此得到白色度、黄色度、赤色度、青色度、黑色度度量终点物理刺激量Lab值;寻找距离各面色样本中心点最远的正常色样本点,作为该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起点,由此得到白色度、黄色度、赤色度、青色度、黑色度度量起点物理刺激量Lab值;由此确定各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两端的物理刺激量值Lab值;2)面部面色度心理感知初始等距单位的确定:(1)、求各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两端物理刺激量的Lab坐标中心点;(2)、将坐标中心点作为比对色,其与坐标终点Lab值转换到sRGB空间,以图像色块的形式显示在颜色标定过的显示器上;多位观察者判断两种颜色是否有差别;(3)、若半数以上观察者认为中心点与终点颜色有差别,则计算该中心点与终点间的中心点Lab坐标,作为新的比对色;(4)、重复步骤(2)‑(3),直至半数以上观察者认为两色比对没有差别;则比对色与坐标终点色的Lab值之差,设为该面色度心理感知坐标的初始等距单位;3)面部面色度感知等距量表的建立:(1)、将各面色度心理感知度量范围按各自的初始等距单位平均等分,得到每个刻度的Lab值;将所有Lab值转换到sRGB空间,以图像色块的形式,沿各面色度感知度量刻度位置顺序,显示在颜色标定过的显示器上;多位观察者以初始等距单位各分量的1/10调整各等分点的Lab值,直至心理感觉各等分点平均等分;(2)、多位观察者在各等分点的调整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心理等距的物理刺激序列;该物理刺激序列与其对应的心理感知等分值,即构成各面色度感知等距量表4)通过数学建模,得到面部各面色物理量值与心理感知量的函数关系:将面部各面色刺激物理量(L、a、b)作为输入量,等距量表心理感知量作为输出量,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两者的函数关系模型;5)中医面部面色度感知量化:提取面部图像中需要量化的色部的sRGB值,并将其转换为Lab值,代入面部各面色物理量值与心理感知量的回归模型,即可得到该面部色在各面色度坐标上的感知量化结果;6)面部面色的适应性判别:采集受试者面部及颈部sRGB图像,提取各色部及颈部肤色的sRGB值;采用面部面色度感知量化方法,得到色部及颈部肤色在各面色度坐标上的量化值;以颈部肤色为对照色,将其在各面色度坐标上的量化值作为横坐标,色部肤色在各面色度坐标上的量化值作为纵坐标;若某面色度纵横坐标比大于正常人群的纵横坐标比阈值,即可判别色部肤色属于该类面色,坐标比越大表示属该类面色程度越重。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