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侧入式平面发光模块
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侧入式平面发光模块,具有一矩形底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矩形底板的对角线长介于5~100cm间,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是以阵列排列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经直接照射或经所述矩形底板的一反光微结构反射后,将同一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不同光强度照射区域分别相对于一出光面为不同距离的光轨迹路径,而于所述出光面上呈现均匀光强度分布的出光效果,取代传统于背光模块或平面发光源中使用导光板、增亮膜等结构的方式,彻底降低工艺的成本,有效提升发光效率。
申请公布号 CN10318523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22
申请号 CN201210033078.4 申请日期 2012.02.14
申请人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秉宸
分类号 F21S2/00(2006.01)I;F21V19/00(2006.01)I;F21V7/00(2006.01)I;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2/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主权项 一种侧入式平面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矩形底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矩形底板的对角线长介于5~100cm间,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是以阵列排列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经直接照射或经所述矩形底板反射后,于一出光面呈现均匀光强度分布的出光效果,其中: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一环境介质的介面法线夹角,由0°至90°依序形成一强发光区域、一次发光区域、一弱发光区域、及一微发光区域,且于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反光微结构,当各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未经反射路径或经所述矩形底板的所述反光微结构反射后,所述强发光区域所述微发光区域出射于所述出光面上的一第一出光点p1、所述次发光区域出射于所述出光面上的一第二出光点p2、所述弱发光区域出射于所述出光面上的一第三出光点p3及所述微发光区域出射于所述出光面上的一第四出光点p4,分别与同一二维空间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距R<sub>p1</sub>、R<sub>p2</sub>、R<sub>p3</sub>及R<sub>p4</sub>,且R<sub>p1</sub>&gt;R<sub>p2</sub>&gt;R<sub>p3</sub>&gt;R<sub>p4</sub>;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依相对于所述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远近设置为不同大小且规则排列的突起状结构,使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经所述反光微结构反射后叠加的出光效果维持相同的光强分布;假设所述强发光区域中第一出光点p1光轨迹与所述环境介质的介面法线夹角为θ<sub>1</sub>、所述次发光区域中第二出光点p2光轨迹与所述环境介质的介面法线夹角为θ<sub>2</sub>、所述弱发光区域中第三出光点p3光轨迹与所述环境介质的介面法线夹角为θ<sub>3</sub>及所述微发光区域中第四出光点p4光轨迹与所述环境介质的介面法线夹角为θ<sub>4</sub>,则所述反光微结构的设置满足cosθ<sub>1</sub>/R<sub>p1</sub><sup>2</sup>≈cosθ<sub>2</sub>/R<sub>p2</sub><sup>2</sup>≈cosθ<sub>3</sub>/R<sub>p3</sub><sup>2</sup>≈cosθ<sub>4</sub>/R<sub>p4</sub><sup>2</sup>。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