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刀鱼的工厂化生态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鱼的工厂化生态养殖方法,方法如下:1)养殖设施;2)生态化养殖;3)收获成鱼,经过16个月养殖,平均体重达到110-130g/尾,收获成鱼。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2800平方米大棚池对刀鱼进行工厂化生态培育,人工控制刀鱼养殖中的各项指标,人为控制工厂化生态养殖水环境,利用生态平衡规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原理,减小环境对养殖过程的影响。创造一个动态的刀鱼养殖环境。2)刀鱼的体色青黄色,接近野生刀鱼颜色,刀鱼养殖周期缩短1年以上,养殖出刀鱼蛋白含量达到60%以上,脂肪含量达到29%以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3)生态养殖刀鱼的寄生虫发生概率极大降低,养殖成活率提高20%。
申请公布号 CN10340447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15
申请号 CN201310385328.5 申请日期 2013.08.29
申请人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耀辉;郭正龙;刘大勇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卢霞
主权项 一种刀鱼的工厂化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选择养殖设施选择沙质底水泥池作为培育池,池上建双层保温大棚,所述的沙质底水泥池的池深2.0~2.5m,面积2800m<sup>2</sup>,水温≥20℃;将沙质底水泥池的水用浓度为150g/m<sup>2</sup>~200g/m<sup>2</sup>的生石灰或含有效氯27%~30%的浓度为10g/m<sup>2</sup>~15g/m<sup>2</sup>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浸泡一周,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2)生态化养殖将培育池的水保持在以下条件:水温≥20℃,溶氧>7mg/L,氨氮浓度≤0.3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pH 7.8~8.4,盐度≤5‰,透明度  30~40cm  ;鱼苗下池前15天,培育池进水0.8m深,施尿素至2mg/L~5mg/L,或使用发酵并消毒的有机肥,培养藻类、轮虫、枝角类、小虾,使轮虫数量达到  200个/ml以上,还含有枝角类,数量为10个/ml; 挑选规格为5cm~10cm长的健康鱼苗,用5‰海水浸泡消毒24h,按15尾/m<sup>2</sup>~25尾/m<sup>2</sup>的密度放入培育池;在饲养过程中,每天检测生态养殖池中水温、溶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pH、盐度和透明度,使之满足上述的条件;每天监测生态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群的变化,通过控制藻类、轮虫、枝角类、小虾数量,使之满足上述的条件,不足及时补充,达到动态平衡;在此养殖期间,投喂0.8‑2.5mm颗粒饲料,投饵系数1.2‑1.5%,每天3:00、20:00各投喂一次,定期补充浮游动物和小虾;3)收获成鱼:在平均体重达到110‑130g/尾时,收获成鱼。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中坝南路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