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包括采用不同地块、不同土质来源的菜山药作种薯,以经过100~150cm厚土壤过滤后的“龙尾”块茎未端繁殖,“错位开沟”:即开一次沟种植1年,第2年在上一年的相邻两沟间另开沟种植。有益效果是:有效地防治菜山药的炭疽病,并可在不降低菜山药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积极消除菜山药的连作障碍。农业防治菜山药炭疽病成本低、无污染、环境友好,不需喷洒化学农药,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447214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01
申请号 CN201410650879.4 申请日期 2014.11.14
申请人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史新敏;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魏猛;陈晓光;靳容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周爱芳
主权项 一种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1)“本地留种”变“异地换种”:目前大部分菜山药产区均为自行“本地留种”,即用本地菜山药留种;菜山药炭疽病病害虽然表相相同,但是不同地块、不同土质来源的菜山药炭疽病生理小种不同,故采用远距离的“异地换种”,即采用异地的菜山药做种;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80%以上;(2)“龙尾”变“龙头”覆膜早播:山药为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常用“龙头”即块茎顶端或块茎切段繁殖,用“龙头”作种是为了省种和早出苗,但同时“龙头”常见有黑皮等,致使炭疽病日趋严重,加之不注意选种,种性退化,因而愈种产量愈低;改为以经过100~150cm厚土壤过滤后的“龙尾”即块茎未端繁殖,此块茎未端较“龙头”光滑鲜亮,完全没有炭疽病的发生,能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60%以上,通过春季覆膜早播就能克服“龙尾”晚出苗的不足;(3)“同位重茬”变“错位开沟”:现有山药种植均为“同位重茬”,即开一次沟重茬种植2年,第二年仍在原来的山药沟内种植,其菜山药的腐烂块茎或残枝引起炭疽病的发生;现改为“错位开沟”:即开一次沟种植1年,第2年在上一年的相邻两沟间另开沟种植;由于病菌菌丝纵向移动快、横向移动慢,且主要分布在距地表40cm以内的土层;“错位开沟”沟深不小于170cm后相当于新地,就避开了原菜山药沟内的腐烂块茎或残枝病菌的侵害。
地址 221121 江苏省徐州市东郊东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