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制作方法是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35%、木薯渣占40-50%,秸秆粉占15-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本发明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养分全面;采用有效微生物发酵,无病虫害及虫卵,应用效果特别好,十分适合水稻育秧,能够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可以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申请公布号 CN10447859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01
申请号 CN201410774612.6 申请日期 2014.12.16
申请人 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忠;朱忠贵;蔡培元
分类号 C05G3/00(2006.01)I 主分类号 C05G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的制作方法,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农作物秸秆晒干并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将醋渣占25‑35%、木薯渣占40‑50%,秸秆粉占15‑25%的混合料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复合肥和增效剂及矮壮剂;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原辅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收集有机废弃物醋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及椰糠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沥水、晾晒,粉碎,吸水处理;收集草木灰、草炭、蛭石、珍珠岩作为辅料;2)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有机发酵物料3‑6份,椰糠湿料1‑2份,草木灰1‑2份,草炭1‑2份,蛭石0.5‑1份,另外根据体积添加复合肥、增效剂和矮壮剂;3)有机物料堆制发酵:①调整理化指标:发酵物在预处理时,须调整有机物料的pH、C/N、EC值、含水量指标;②投料建堆:先将上述原料中的有机物料醋渣、木薯渣、秸秆粉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堆制发酵预处理;③接种发酵菌剂:有机物料投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者EM制剂对有机物料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物料充分混合均匀;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④测定温度:按步骤3)‑②加入高温速腐剂或者EM制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或EM制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⑥出料处理:当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混合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4)添加椰糠湿料及其他辅料:将步骤3)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有机混合发酵物料,按配方添加椰糠湿料、草木灰并与其他辅助物料及复合肥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水稻育秧基质;所述基质中,N+P<sub>2</sub>O<sub>5</sub>+K<sub>2</sub>O总养分含量2‑3%,含水量40‑50%,总孔隙度65‑75%,容重0.35‑0.5g/ml,粒径≤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为1.0‑2.0mS/cm,气水比为1:2‑4,pH为5.5‑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5)装袋、称重与包装:发酵混合好的成品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地址 212016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焦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