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区块现场取样和内源微生物检测,检测的内源微生物包括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油藏中好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好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和空气,检测油藏产出液中的好氧微生物;油藏中兼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兼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检测油藏产出液中兼性微生物;油藏中厌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厌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本发明采用的激活剂来源广、价格低廉和不伤害地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现场试验效果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0.0%,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中。
申请公布号 CN10448147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01
申请号 CN201410584084.8 申请日期 2014.10.27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发明人 孙刚正;吴晓玲;徐登霆;刘涛;徐闯;宋欣;徐鹏;王刚;杜春安;潘永强;汪卫东
分类号 E21B43/22(2006.01)I 主分类号 E21B43/2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区块现场取样和内源微生物检测检测的内源微生物包括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其中,好氧微生物为烃类氧化菌和腐生菌,兼性微生物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地芽孢杆菌,厌氧微生物为硝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2)油藏中好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如果试验区块存在着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则注入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的激活剂和空气,否则注入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的菌液以及空气,检测油藏产出液中的好氧微生物;所述的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激活剂组成及组份:碳源质量浓度0.8%~1.0%、氮源质量浓度0.5%~0.8%和磷源质量浓度0.5%~0.8%,其余为注入水,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激活剂的注入量为0.05PV~0.10PV、注入速度为5m<sup>3</sup>/h~6m<sup>3</sup>/h,注入方式为连续式注入;空气注入量为1×10<sup>4</sup>Nm<sup>3</sup>~2×10<sup>4</sup>Nm<sup>3</sup>,空气注入速度为50Nm<sup>3</sup>/h~100Nm<sup>3</sup>/h,注入方式为连续式注入;烃类氧化菌或腐生菌的菌液注入量为0.03PV~0.05PV;(3)油藏中兼性微生物驱油阶段当好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完成后,如果试验区块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则向油藏中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的激活剂,否则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的菌液,检测油藏产出液中的兼性微生物;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激活剂组成及组份:碳源质量浓度0.5%~0.8%、氮源质量浓度0.3%~0.5%、磷源质量浓度0.2%~0.3%,其余为注入水;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激活剂的注入量为0.05PV~0.10PV,注入速度为8m<sup>3</sup>/h~10m<sup>3</sup>/h,注入方式为连续式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或地芽孢杆菌的菌液注入量为0.03PV~0.05PV;(4)油藏中厌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当兼性微生物驱油阶段完成后,如果试验区块存在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则向油藏中注入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的激活剂,否则注入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的菌液,检测油藏产出液中的厌氧微生物;所述的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激活剂组成及组份:碳源质量浓度0.5%~1.0%、氮源质量浓度0.5%~0.8%、磷源质量浓度0.3%~0.5%;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激活剂注入量为0.10PV~0.20PV、注入速度为10m<sup>3</sup>/h~12m<sup>3</sup>/h,注入方式为连续式注入;硝酸盐还原菌或产甲烷菌的菌液注入量为0.05PV~0.10PV。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