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采用光电法产生入射电子源的电子倍增器测试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光电法产生入射电子源的电子倍增器测试装置,属于电子倍增器增益电流测试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一移动导轨、紫外灯架、紫外灯、滤光片架、滤光片、透紫玻璃窗、绝缘台、固定台、光阴极架、光阴极、第二工作台、第二移动导轨、电子倍增器架、电子倍增器、真空计、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真空罐、观察窗、高压源、静电计、分子泵、机械泵、温控系统。所述装置采用光电法作为入射电子源,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性能稳定、成本低等优点;所述装置以锌膜为光阴极,制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申请公布号 CN10324585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3.25
申请号 CN201310140981.5 申请日期 2013.04.22
申请人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王多书;张玲;李晨;王济洲;董茂进
分类号 G01R31/0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R3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杨志兵;付雷杰
主权项 一种采用光电法产生入射电子源的电子倍增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一移动导轨(2)、紫外灯架(3)、紫外灯(4)、滤光片架(5)、滤光片(6)、透紫玻璃窗(7)、绝缘台(8)、固定台(9)、光阴极架(10)、光阴极(11)、第二工作台(12)、第二移动导轨(13)、电子倍增器架(14)、电子倍增器(15)、真空计(16)、第一法兰(17)、第二法兰(18)、真空罐(19)、观察窗(20)、高压源(21)、静电计(22)、分子泵(23)、机械泵(24)、温控系统(25);真空罐(19)固定于第一工作台(1)上,第二工作台(12)固定于真空罐(19)内部的支撑台上,绝缘台(8)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2)上;固定台(9)和第二移动导轨(13)分别固定于绝缘台(8)上方,第二移动导轨(13)位于固定台(9)右侧,光阴极(11)通过光阴极架(10)固定于固定台(9)上方;电子倍增器(15)通过电子倍增器架(14)安装在第二移动导轨(13)上;第一法兰(17)、第二法兰(18)、真空计(16)分别安装于真空罐(19)外部;机械泵(24)和分子泵(23)位于第一工作台(1)下方,机械泵(24)与分子泵(23)相连,分子泵(23)与真空罐(19)相连;温控系统(25)位于第一工作台(1)下方,并与真空罐(19)相连;所述装置进行工作时,将高压源(21)、静电计(22)通过第一法兰(17)或第二法兰(18)与真空罐(19)相连;真空罐(19)有前后两个端盖,两个端盖分别用双密封圈结构密封,前端盖上设有可透过254nm紫外光的透紫玻璃窗(7),后端盖上设有观察窗(20),所述透紫玻璃窗(7)和观察窗(20)的尺寸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一移动导轨(2)固定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且位于真空罐(19)的外部靠近透紫玻璃窗(7)的一侧,紫外灯(4)通过紫外灯架(3)安装在第一移动导轨(2)上方,滤光片(6)通过滤光片架(5)安装在第一移动导轨(2)上方,且位于紫外灯(4)的右侧;电子倍增器(15)上设有入射孔,紫外灯(4)、滤光片(6)、透紫玻璃窗(7)、光阴极(11)、电子倍增器(15)的入射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紫外灯(4)、滤光片(6)、透紫玻璃窗(7)、光阴极(11)四者的中心均与电子倍增器(15)的入射孔正对;电子倍增器(15)为1个以上,数量与真空罐(19)及第二移动导轨(13)的尺寸相关;电子倍增器架(14)的数量与电子倍增器(15)的数量一致,一一对应;电子倍增器(15)为大于1个时,通过移动电子倍增器架(14)依次使每个电子倍增器(15)分别与光阴极(11)中心正对进行试验。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