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猴头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栽培基由下列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木屑65-70、核桃壳12-17、一枝黄花5-6、醋糟1-2、麦麸12-15、豆粕5-8、石膏粉1-2、蝉脱粉1-2、磷酸二氢钾0.2-0.3、柠檬酸渣1-2、绞股蓝粉1-2、天浆壳粉1-2、山楂粉0.5-0.8、枸橘叶粉1-2、改性沸石粉3-4。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再加水混匀,后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室发菌,出菇、采收。本发明的栽培基配方科学,栽培出的猴头菇营养丰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钙的含量高,还具有降压保健功能,且猴头菇出菇期间抗感染能力强,猴头菇产量高,同时将废弃物变成可食用的物质,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为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申请公布号 CN10339620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3.25
申请号 CN201310283734.0 申请日期 2013.07.08
申请人 安徽金麒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涛
分类号 C05G3/00(2006.01)I;A01G1/04(2006.01)I 主分类号 C05G3/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猴头菇栽培基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组分原料: 木屑65‑70、核桃壳12‑17、一枝黄花5‑6、醋糟1‑2、麦麸12‑15、豆粕5‑8、石膏粉1‑2、蝉脱粉1‑2、磷酸二氢钾0.2‑0.3、柠檬酸渣1‑2、绞股蓝粉1‑2、天浆壳粉1‑2、山楂粉0.5‑0.8、枸橘叶粉1‑2、改性沸石粉3‑4,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将沸石在500‑600℃煅烧3‑4小时,然后研磨成粉末,再将沸石放入营养液中浸泡2‑3小时,过滤干燥,即得到改性沸石粉;所述的营养液的制备:按重量份,将人参叶45‑55份、山楂叶10‑20份、荷叶10‑15份、制首乌3‑4份、制大黄5‑8份、山药5‑6份、地黄花8‑10份、丝瓜花10‑15份、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后,再加入土豆粉5‑10份、海带粉2‑4份,再添加固体物料总重2‑3倍的水共煮,微沸40‑50分钟,过滤去渣得浸煮液,滤渣加入到栽培料中,浸煮液里再加入浸煮液重量的1‑2%的蔗糖、0.2‑0.4%尿素、0.1‑0.3%KH<sub>2</sub>PO<sub>4</sub>、0.1‑0.2% 的ZnSO<sub>4</sub>,0.2‑0.4%的钼酸铵、0.05‑01%的硫酸亚铁、维生素A 0.01‑0.02%,溶解充分即可得到营养液; (2)将木屑、核桃壳、一枝黄花,切成4‑5mm的颗粒,然后将其放入5‑6%的石灰水中浸泡20‑24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2‑3遍,沥干,将磷酸二氢钾溶解到水里,再加入麦麸充分拌匀,最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8‑72%; (3)装袋: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20‑30分钟,使料充分湿润,装入规格为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每袋装湿料0.6‑0.8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每袋打4‑5个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放入灭菌锅内灭菌;(4)灭菌:在100℃‑105℃的温度下常压,灭菌12小时-15小时后,停止加热,在灭菌锅内闷3‑4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让其自然冷却;(5)接种、培养:当栽培料温度降低至29℃以下,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菌袋送往已消毒的培养室进行避光培养,培养室的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2一24℃,第1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4‑23℃之间,第2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1‑22℃之间、第 3周时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27‑28天,菌丝长满料袋,培养室要求避光、通气;(6)催蕾:当菌丝长满料袋后,在温度为18‑22℃的培养室继续培养7‑8天,然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12‑15℃,湿度增加至80‑85%,并用散射光照射,加强空气流通,保持4‑5天,形成菇蕾,解开袋口,然后将料袋移至出菇房出菇; (7)出菇管理菌丝长满料袋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照射,并进行立架出菇,严格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4℃‑19℃,湿度为90%左右,用散射光保持菇房内光照明亮,每天早晚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通气约半小时; (8)采收猴头生长7‑10天,当猴头菌刺约0.5cm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一次采收猴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能形成第二批菇。<b> </b>
地址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官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