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能力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实施,增强了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竹笋产量。根据对比研究,该技术的实施土壤PhytOC积累速率为75-85kg·C·ha<sup>-1</sup>·yr<sup>-1</sup>,远大于已知的全球土壤稳定碳平均积累速率24kg·C·ha<sup>-1</sup>·yr<sup>-1</sup>。另外实施该技术,竹笋产量显著提高,是对照的2.2-3.5倍。
申请公布号 CN10439647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3.11
申请号 CN201410509104.5 申请日期 2014.09.28
申请人 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人 吴家森;姜培坤;周国模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2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主权项 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小于15°、靠近水源的成林丰产竹园,土壤类型为红壤或水稻土,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竹林,如早竹、高节竹、毛竹等;步骤二,在10‑12月,将竹林土壤用水浇透,使田问持水量保持在80%以上;步骤三,在浇透水的竹林上措施撒施5‑7.5吨/公顷的鸡粪或鸭粪商品有机肥;步骤四,增温技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覆盖一层稻草、竹叶、杂草等,称为增温层,厚度为10‑15cm,用量为40‑50吨/公顷;步骤五,保温技术,在增温层基础上覆盖一层砻糠,厚度为10‑25cm,用量为30‑40吨/公顷;步骤六,不同竹种,覆盖总厚度不同,毛竹20‑25cm,早竹25‑30cm,高节竹35‑40cm;步骤七,在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及时移去上层砻糠,可连续使用3‑4年,而下层稻草、竹叶翻耕入土,并开始留养母竹。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