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中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氧化镁模板混匀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树脂包覆的氧化镁;2)在惰性气氛中,将所述步骤1)所得树脂包覆的氧化镁由室温升温后进行炭化,得到炭包覆的氧化镁;3)将所述步骤2)所得炭包覆的氧化镁与酸混匀使氧化镁溶解,得到所述中孔炭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中孔炭材料,在保持中孔率超过95%的情况下,最高比表面积可以超过2600m<sup>2</sup>/g,最大中孔孔容可以超过5.5cm<sup>3</sup>/g,该方法在调控中孔炭材料的孔径分布以及孔壁厚度等方面,拥有目前已知现存技术所无法匹敌的明显优势,值得在催化、吸附、电极材料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
申请公布号 CN10292368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3.04
申请号 CN201110229505.1 申请日期 2011.08.11
申请人 北京大学;北京博大格林高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月香;隗罡;王羽;谢有畅
分类号 C01B31/02(2006.01)I;B01J20/20(2006.01)I;B01J2/30(2006.01)I 主分类号 C01B31/0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主权项 一种制备中孔炭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液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氧化镁模板混匀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树脂包覆的氧化镁; 或者,将固态醛类化合物或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或气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氧化镁模板于溶剂中混匀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树脂包覆的氧化镁; 2)在惰性气氛中,将所述步骤1)所得树脂包覆的氧化镁由室温升温后进行炭化,得到炭包覆的氧化镁; 3)将所述步骤2)所得炭包覆的氧化镁与酸混匀使氧化镁溶解,得到所述中孔炭材料; 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均选自乙醛、丙醛、丁醛、己醛、丙烯醛、巴豆醛、糠醛、苯甲醛、苯乙醛、肉桂醛、水杨醛、乙二醛和三聚乙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态醛类化合物均选自三聚甲醛、多聚甲醛、苯二甲醛和香草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气态醛类化合物均选自甲醛和乙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酚类化合物均选自苯酚、苯二酚、苯三酚、甲酚、二甲酚、叔丁基苯酚、烯丙基苯酚、百里酚、甲氧基酚、萘酚和腰果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均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正己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乙醚、四氢呋喃、丙酮、丁酮、糠醛、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镁模板的比表面积为20‑600m<sup>2</sup>/g; 所述固态醛类化合物或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或气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比表面积为10m<sup>2</sup>/g‑30m<sup>2</sup>/g的所述氧化镁模板的用量比均为0.6g‑50g:1.5g‑27g:100g; 所述固态醛类化合物或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或气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比表面积为31m<sup>2</sup>/g‑100m<sup>2</sup>/g的所述氧化镁模板的用量比均为1.3g‑80g:3g‑45g:100g; 所述固态醛类化合物或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或气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比表面积为101m<sup>2</sup>/g‑300m<sup>2</sup>/g的所述氧化镁模板的用量比均为3g‑100g:7g‑65g:100g; 所述固态醛类化合物或所述液态醛类化合物或气态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比表面积为301m<sup>2</sup>/g‑1000m<sup>2</sup>/g的氧化镁模板的用量比均为7g‑180g:15g‑110g:100g; 所述聚合反应步骤中,温度均为80‑120℃,时间为3‑6小时,所述由室温升温步骤中,升温速率均为5‑10℃/min;所述炭化步骤中,温度均为700‑1200℃,时间均为1小时‑6小时。 
地址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