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照明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阳极、阴极以及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至少该发光层由湿式成膜法形成,该发光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发光材料,该电荷输送材料含有具有特定的部分结构的空穴输送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该发光材料为至少三种,发光谱图中含有至少两种极大发光,在该阳极和该发光层之间具有与该发光层相邻的空穴注入输送层。
申请公布号 CN10438049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2.25
申请号 CN201380026475.1 申请日期 2013.05.22
申请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鹤谷泰之;五郎丸英贵;今田一郎
分类号 H01L51/50(2006.01)I;C07C211/61(2006.01)I;C07D401/14(2006.01)I;C07D403/10(2006.01)I;C07D403/14(2006.01)I;C07D405/10(2006.01)I;C07D405/14(2006.01)I;C07D409/14(2006.01)I;C07F15/00(2006.01)I;C09K11/06(2006.01)I;G09F9/30(2006.01)I;H01L27/32(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51/5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庞东成;褚瑶杨
主权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阳极、阴极以及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至少该发光层由湿式成膜法形成,该发光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发光材料,该电荷输送材料含有空穴输送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该空穴输送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各自具有以下述式(2‑A)或式(2‑B)表示的部分结构,该发光材料为至少三种,发光谱图中含有至少两种极大发光,在该阳极和该发光层之间具有与该发光层相邻的空穴注入输送层,[化1]<img file="FDA0000612529330000011.GIF" wi="1125" he="391" />式(2‑A)中,T表示选自{‑O‑、‑S‑、‑C(Ar<sup>21</sup>)(Ar<sup>22</sup>)‑、‑N(Ar<sup>23</sup>)‑、‑Si(Ar<sup>24</sup>)(Ar<sup>25</sup>)‑}中的原子或原子团,Ar<sup>21</sup>~Ar<sup>25</sup>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30的芳环基,Ar<sup>21</sup>和Ar<sup>22</sup>可以结合而形成环结构,Ar<sup>24</sup>和Ar<sup>25</sup>可以结合而形成环结构;Z<sub>3</sub>~Z<sub>6</sub>各自独立地表示=CH‑基或=N‑基;[化2]<img file="FDA0000612529330000012.GIF" wi="1222" he="385" />式(2‑B)中,T表示选自{‑O‑、‑S‑、‑C(Ar<sup>26</sup>)(Ar<sup>27</sup>)‑、‑N(Ar<sup>28</sup>)‑、‑Si(Ar<sup>29</sup>)(Ar<sup>30</sup>)‑}中的原子或原子团,Ar<sup>26</sup>~Ar<sup>30</sup>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30的芳环基,Ar<sup>26</sup>和Ar<sup>27</sup>可以结合而形成环结构,Ar<sup>29</sup>和Ar<sup>30</sup>可以结合而形成环结构;Z<sub>3</sub>~Z<sub>6</sub>分别独立地表示=CH‑基或=N‑基。
地址 日本东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