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蝉蜕9-15份,荆芥12-16份,千里光25-30份,野菊25-30份,紫草20-25份,白头翁15-20份,鲜地黄12-18份,丹参12-18份,牡丹皮12-18份,黄连14-18份,大黄18-25份,薏苡仁25-30份,当归15-20份,白芍15-20份,甘草7-12份,麻黄5-9份,大枣10-16份,桂枝12-18份,白僵蚕10-16份,白花蛇2-6份;本发明诸药配伍达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目的;并且使用药渣外敷患处,有助于减轻患者痛楚和水肿的消失,加快患者恢复,并预防复发。
申请公布号 CN10435289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2.18
申请号 CN201410730459.7 申请日期 2014.12.05
申请人 济南高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晶伟
分类号 A61K36/8994(2006.01)I;A61P7/10(2006.01)I;A61P17/00(2006.01)I 主分类号 A61K36/899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蝉蜕9‑15份,荆芥12‑16份,千里光25‑30份,野菊25‑30份,紫草20‑25份,白头翁15‑20份,鲜地黄12‑18份,丹参12‑18份,牡丹皮12‑18份,黄连14‑18份,大黄18‑25份,薏苡仁25‑30份,当归15‑20份,白芍15‑20份,甘草7‑12份,麻黄5‑9份,大枣10‑16份,桂枝12‑18份,白僵蚕10‑16份,白花蛇2‑6份;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①煎煮前准备,选取砂锅及洁净的水,按比例称取药材,甘草用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备用,将白僵蚕用纱布封紧,其余药材进行浸泡2‑3小时;②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除大黄外放入砂锅,控制煎煮水量至全部药材表面5厘米,再次煎煮时超过药渣2厘米;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微沸,加入大黄后再煎10分钟;煎煮三次,第一次煎30‑35分钟,第二次煎20‑25分钟,第三次煎15‑20分钟,合并煎煮后的药液,过滤,药渣保留;③保存:保存在冰箱的冷藏箱内或者阴凉通风处,不超过2天;④药渣纱布扎紧,用沸水没过浸泡15分钟,放凉用于外洗患处或药渣纱布扎紧放凉备用。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颖秀路2755号7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