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评价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场地条件,建立了符合要求的随机地震动输入模型,生成设定地震等级条件下的地震波,选取3条实际记录地震波和一条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输入;(2)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确定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进而利用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获得结构设定地震等级时X方向和Y方向的地震动输入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反应和隔震支座轴力反应;(3)在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反应指标的极值计算;最后给出相应指标的可靠度,评价是否满足抗震要求。该方法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可客观、全面地评价多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反应性态,对建筑物抗震性能做出可靠、准确的评价。
申请公布号 CN10436121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2.18
申请号 CN201410598112.1 申请日期 2014.10.31
申请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明人 韩爱红;何双华;武宗良
分类号 G06F19/00(2011.01)I 主分类号 G06F19/00(2011.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评价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场地条件,建立了符合要求的随机地震动输入模型,其中场地卓越频率ω<sub>0</sub>和阻尼比ζ<sub>0</sub>取为随机参数,由收集的现场地质勘探资料及随机参数建模,获得ω<sub>0</sub>和ζ<sub>0</sub>的分布信息,两者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根据上述随机地震动模型中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信息,采用切球选点方法选取了离散代表点并确定相应的赋得概率,生成设定抗震设防烈度条件下的地震波,选取3条实际记录地震波和一条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输入;(2)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确定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进而利用概率密度演化方程:<maths num="0001" id="cmaths0001"><math><![CDATA[<mrow><mfrac><mrow><mo>&PartialD;</mo><msub><mi>p</mi><mi>z&theta;</mi></msub><mrow><mo>(</mo><mi>z</mi><mo>,</mo><mi>&theta;</mi><mo>,</mo><mi>t</mi><mo>)</mo></mrow></mrow><mrow><mo>&PartialD;</mo><mi>t</mi></mrow></mfrac><mo>+</mo><munderover><mi>&Sigma;</mi><mrow><mi>j</mi><mo>=</mo><mn>1</mn></mrow><mi>m</mi></munderover><msub><mover><mi>Z</mi><mo>&CenterDot;</mo></mover><mi>j</mi></msub><mrow><mo>(</mo><mi>&theta;</mi><mo>,</mo><mi>t</mi><mo>)</mo></mrow><mfrac><mrow><mo>&PartialD;</mo><msub><mi>p</mi><mi>z&theta;</mi></msub><mrow><mo>(</mo><mi>z</mi><mo>,</mo><mi>&theta;</mi><mo>,</mo><mi>t</mi><mo>)</mo></mrow></mrow><mrow><mo>&PartialD;</mo><msub><mi>z</mi><mi>j</mi></msub></mrow></mfrac><mo>=</mo><mn>0</mn></mrow>]]></math><img file="FSA0000109791120000011.GIF" wi="1064" he="184" /></maths>获得结构设定抗震设防烈度时X方向和Y方向的地震动输入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反应和隔震支座轴力反应;该隔震支座采用滚轴隔震;(3)在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反应指标的极值利用下列公式计算:R<sub>i</sub>(t)=P{W<sub>max,j</sub>≤[θ]h<sub>i</sub>}式中,[θ]为层间位移角限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确定,h<sub>i</sub>为第i层的层高。<img file="FSA0000109791120000012.GIF" wi="385" he="106" />为等价极值;最后给出相应指标的可靠度,并与规范规定的抗震要求进行比较,评价是否满足抗震要求。
地址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