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包括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谐振回路、振荡三极管Q、输出放大器和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为具有三个引脚的接口;谐振回路由变容二极管D1和变容二极管D2,电感L1,微带线TL1,以及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组成;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为具有两个引脚的接口,输出放大器由放大器芯片ERA-33SM以及电容C7和电容C9组成,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和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以及电阻R8和电容C8。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环境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申请公布号 CN204131467U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28
申请号 CN201420513193.6 申请日期 2014.09.06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发明人 马延军
分类号 H03B5/32(2006.01)I 主分类号 H03B5/32(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主权项 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谐振回路、振荡三极管Q、输出放大器和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所述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为具有三个引脚的接口,所述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与外部0.5V~22V的压控信号CON相接,所述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与+5V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谐振回路由变容二极管D1和变容二极管D2,电感L1,微带线TL1,以及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组成;所述变容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且通过电容C1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变容二极管D1的阴极和变容二极管D2的阴极均通过电阻R1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变容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感L1与微带线TL1的一端相接,所述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电容C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电容C1和电阻R2组成了用于控制外部0.5V~22V的压控信号CON加载到变容二极管D1和变容二极管D2上的电路网络;所述振荡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且与电容C2和电容C3的连接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振荡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振荡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电容C3和电容C4的连接端相接,且通过并联的电阻R5和电阻R6接地;所述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了振荡三极管Q的工作点配置电阻组;所述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为具有两个引脚的接口,所述输出放大器由放大器芯片ERA‑33SM以及电容C7和电容C9组成,所述放大器芯片ERA‑33SM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7与振荡三极管Q的发射极相接,所述放大器芯片ERA‑33SM的第2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放大器芯片ERA‑33SM的第3引脚通过电容C9与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的一个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8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振荡信号输出接口P2的另一个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8与压控信号及电源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8接地,所述电阻R8和电容C8组成了放大器芯片ERA‑33SM的偏置电路。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