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激光非线性传输并行仿真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非线性传输并行仿真方法。当前强激光在透明介质中可以保持强光强传输千米以上,但仿真计算效率低很难达到预测应用的要求而提出的。本基于分步傅里叶方法,显著提高了强激光非线性传输的仿真速度,22个CPU核心运算速度可提高20倍,仿真强激光在空气中传输一千米只需一天时间,满足应用要求。具体方案为(1)确定强激光光束参数以及介质参数,确定仿真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确定要调度的CPU数量。(2)同时划分时间域和空间域为每个CPU分配相应的时间向量和空间向量。(3)每个CPU在确定的空间向量和时间向量交替运行,根据数据交换最少原则确定CPU在空间向量还是在时间向量运行。
申请公布号 CN10429854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21
申请号 CN201410620686.4 申请日期 2014.11.06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林文斌;马存良
分类号 G06F9/455(2006.01)I 主分类号 G06F9/455(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张澎
主权项 一种激光非线性传输并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激光光束参数以及介质参数,根据激光参数和介质参数建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确定仿真空间域和时间域,确定调度的CPU数量;剖分网格,计算初始脉冲;根据时间域和与强激光传输方向垂直的空间域为CPU分配时间向量和空间向量,每个CPU对应一个时间向量和空间向量;把计算任务分配给P个CPU;每个CPU按时间向量并行计算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用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离散生成的离散矩阵,按空间向量并行求解1‑按时间向量并行求解‑按空间向量并行求解,每个过程每个CPU独立完成其划分时间向量或空间向量的任务;等待P个CPU完成仿真运算,并查看缓冲区将仿真结果存储到硬盘;所述P个CPU中每个CPU的仿真方法如下:每个CPU按时间向量并行计算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用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离散生成的离散矩阵;按空间向量仿真1‑等待‑按时间向量求解‑等待‑按空间向量仿真2,每个过程每个CPU独立完成其划分任务;按空间向量求解模块1为传统分步傅里叶方法中非线性求解模块和傅里叶变换的组合,按时间向量求解模块为线性模块中的在频域中求解模块,按空间向量求解模块2为传统分步傅里叶方法中的逆傅里叶变换和非线性求解模块组合;如果仿真结果为需要的数据,则将仿真结果输出到缓冲区。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