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以梯形套拱大管棚作为预支护的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隧道洞口内侧的边仰坡高度,并满足隧道外侧拱肩围岩覆盖层厚度的暗挖施工要求,实现了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保护了隧道洞口周边环境。其采用超前大管棚的预支护和隧道外侧的反压回填来改善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偏压状态,为洞内的安全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采用了梯形套拱较好地解决了进洞成洞面斜交与钢支撑和洞门正交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降低了洞内暗挖施工的难度,保证了偏压隧道斜交进洞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其通过洞口绿化防护缓解了因隧道外侧反压回填造成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问题,实现了“绿色洞门”的工程理念。
申请公布号 CN10427899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14
申请号 CN201310290868.5 申请日期 2013.07.11
申请人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陈七林;陈硕;陈亮
分类号 E21D9/00(2006.01)I 主分类号 E21D9/00(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主权项 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隧道洞口的内侧边仰坡高度不能太高而外侧拱肩围岩覆盖层厚度又不能太薄的原则确定相适应的斜交进洞角度,根据隧道洞口地质条件确定洞口临时边坡坡率,进行洞口明挖施工,形成斜交进洞成洞面和临时边坡;(2)施工洞口超前大管棚,以形成超前预支护,首先施工大管棚梯形套拱,再施工大管棚钢管并进行注浆;(3)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大管棚梯形套拱的左右侧边墙的外侧,以形成左右侧土体对梯形套拱的支护作用,片石混凝土回填面高于大管棚最低一根钢管,且回填高度大于5米;(4)进行梯形套拱上部的密实回填施工,以便在隧道外侧形成反压,以抵抗围岩偏压;(5)施工梯形套拱范围内的隧道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中的钢支撑与路线中线呈正交布置,钢支撑顶紧梯形套拱和斜交成洞面,其拱脚设置在坚实的地基上,梯形套拱范围内的系统锚杆取消;(6)进行隧道内斜交成洞面范围的开挖施工,在梯形套拱大管棚作为预支护的保护下,采用台阶法分步开挖围岩,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设置在拱脚的锁脚锚杆,初期支护中的钢支撑与路线中线呈正交布置,并尽早施工仰拱,以形成封闭环;(7)隧道内斜交成洞面范围的施工完成后,洞内掌子面已经与路线中线呈正交布置,此时,隧道施工进入洞口正常段施工状态,并尽早施工梯形套拱影响范围内的二次衬砌;(8)及时施工隧道洞门,隧道洞门与路线中线呈正交布置。(9)对洞口回填土面和支挡结构面进行绿化防护,以形成绿色洞门。
地址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188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