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浓度陶瓷印花废水处理的组合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陶瓷印花废水处理的组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2)混凝沉降处理;(3)SBR法处理;(4)后混凝/氧化反应处理。本发明的组合工艺能使陶瓷印花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申请公布号 CN10343522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14
申请号 CN201310355825.0 申请日期 2013.08.16
申请人 韩山师范学院 发明人 张永利;王庆雨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C02F1/66(2006.01)N;C02F1/52(2006.01)N;C02F1/72(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高浓度陶瓷印花废水处理的组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采用接种培养法,选用污水处理厂的装置二沉池出口处所取的浓缩活性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将“陶瓷印花废水∶生活污水∶浓缩活性污泥”按体积比x∶1∶1混合培养6天,x由0.5增加到0.75再增加到1.0;其中第1至第2天的x为0.5,第3至第4天的x为0.75,第5至第6天的x为1.0;在混和培养的过程中,添加营养物葡萄糖为碳(C)源、谷氨酸钠为氮(N)源、磷酸二氢钠为磷(P)源,其中C元素的需要量以BOD<sub>5</sub>表示,BOD<sub>5</sub>指的是“陶瓷印花废水、生活污水、浓缩活性污泥”所形成混合液的BOD<sub>5</sub>,营养元素C、N、P投加的质量比即为BOD<sub>5</sub>∶N∶P=100∶5∶1,每当陶瓷印花废水的加入量(x)变化时,就根据新的混合液的BOD<sub>5</sub>数值添加营养物以提供营养元素C、N、P;培养过程中通过鼓风机,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曝气和间歇的时间分别为0.5h且互为轮换直至培养结束,最终得到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备用;(2)混凝沉降处理:将需要处理的陶瓷印花废水和生活污水以体积比1∶1的比例混和,经过格栅输入到调节池;再由调节池进行调节后,输入到中和混凝池;首先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至8.5,中和反应时间控制在25~35min,其次向pH调整后的废水中以300mg/L的量加入PAC(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反应,混凝反应时间控制在25~35min,然后静态沉降澄清2h,最后将中和混凝后的废水排放到SBR生化池,中和混凝池底部的污泥通过重力排放至污泥干化池;(3)SBR法处理:所述SBR生化池中由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和悬挂的惰性填料组成固定和悬浮态双组合微生物生态体系,废水在SBR生化池中完成以下“厌氧生化——缺氧生化——好氧生化——沉淀”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①废水首先在搅拌无曝气状态下由厌氧细菌进行污染物厌氧水解反应,反应时间2‑4天;②继而在停搅拌间歇曝气状态下进行12h缺氧生化反应;③再次在持续曝气下通过好氧菌群完成污染物的充分好氧分解,反应时间2‑4天;④最后停止曝气,静态沉淀2h,废水排放至后混凝/氧化反应池,SBR生化池活性污泥清除75%至污泥干化池;在SBR生化池的初次使用中,按照“陶瓷印花废水∶生活污水∶驯化后的活性污泥”=1∶1∶1的体积比,添加步骤(1)中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初次运行后在每一个运行周期的SBR生化池污泥清除至污泥干化池阶段,保留25%的活性污泥以备下一个运行周期的使用,不再另外添加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上述污泥干化池用于承接中和混凝池和SBR生化池产生的污泥,污泥干化池分设三格,分别间歇进泥、轮换阴干、池底设垫层过滤,处理后的滤液再流回调节池;(4)后混凝/氧化反应处理:将排放至后混凝/氧化反应池的废水,分为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当SBR生化池排出的废水的COD<sub>Cr</sub>>150mg/L时采用芬顿试剂,按照每立方米废水加入30~300mL H<sub>2</sub>O<sub>2</sub>和10~100g FeSO<sub>4</sub>的量加入H<sub>2</sub>O<sub>2</sub>和FeSO<sub>4</sub>,反应时间为25~35min,然后废水中再加入PAC进行后混凝反应,PAC用量为50~300mg/L,反应时间25~35min;二是当SBR生化池排出的废水的COD<sub>Cr</sub>≤150mg/L时,直接加入PAC进行后混凝反应,PAC用量为50~300mg/L,反应时间25~35min;最后静态沉降澄清2h,废水处理完毕。
地址 521041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