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包括鱼源无乳链球菌DNA的提取、引物设计、标准质粒模板的制备、荧光定量PCR退火温度的优化、绘制标准曲线、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可以灵敏、快速、定量、特异性的检测出水产养殖动物感染无乳链球菌,灵敏度可达8.6细菌基因组拷贝/μL,对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预防有重大意义。
申请公布号 CN10426384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07
申请号 CN201410553158.1 申请日期 2014.10.05
申请人 中山大学 发明人 李安兴;苏友禄
分类号 C12Q1/68(2006.01)I;C12Q1/14(2006.01)I;C12Q1/06(2006.01)I;C12R1/46(2006.01)N 主分类号 C12Q1/68(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提取鱼组织内的无乳链球菌DNA,制备检测液。(2)引物设计:根据GenBank中的鱼源无乳链球菌16S‑23S rRNA基因间区序列,通过Primer Premier6.0软件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ISR‑s:5′‑GGAAACCTGCCATTTGCGTCT‑3′;下游引物ISR‑a:5′‑AATCTATTTCTAGATCGTGGAAT‑3′。(3)标准品模板的制备:使用上述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190bp的片段;通过连接、转化将该片段插入<img file="FSA0000109287560000011.GIF" wi="265" he="66" />载体;最后对<img file="FSA0000109287560000012.GIF" wi="269" he="66" />重组质粒进行鉴定。提取经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进行质粒浓度检测,计算出重组质粒的拷贝数,将质粒进行10倍稀释法稀释成6.04×10<sup>8</sup>、6.04×10<sup>7</sup>、6.04×10<sup>6</sup>、6.04×10<sup>5</sup>、6.04×10<sup>4</sup>、6.04×10<sup>3</sup>、6.04×10<sup>2</sup>、6.04×10<sup>1</sup>拷贝/μL的8个浓度梯度,将其作为标准质粒模板,其中单位体积质粒溶液内的拷贝数计算公式如下:每μL质粒溶液的拷贝数=[质粒浓度(g/μL)×阿伏伽德罗常数]/[重组质粒分子量×660]。(4)标准曲线制备:将标准质粒作为模板,构建反应体系,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获得扩增曲线和标准曲线。(5)将已经计算出拷贝数的重组质粒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取6.04×10<sup>4</sup>、6.04×10<sup>3</sup>、6.04×10<sup>2</sup>、6.04×10<sup>1</sup>、6.04×10<sup>0</sup>、6.04×10<sup>‑1</sup>拷贝/μL的6个浓度梯度,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以此确定荧光定量PCR所能检测的最低重组质粒拷贝数,验证本发明方法的敏感性。(6)分别以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罗非鱼、海豚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海分枝杆菌、鰤鱼诺卡氏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哈维弧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健康罗非鱼和健康斑点叉尾鮰的DNA,以及人DNA标准品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验证本发明方法的特异性。(7)样品中的无乳链球菌定量计算方法:在荧光定量PCR仪中直接读取待测样品的Ct值,将Ct值代入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式,计算出无乳链球菌ISR的单拷贝数(X)。由于无乳链球菌的基因组内含有7个拷贝的ISR序列,则最终样品中的无乳链球菌拷贝数=X/7。
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