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斗齿的锻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斗齿的锻造工艺,包括下料工序;加热工序;镦粗工序;闭式复合挤压工序;复合冲孔打字工序和锻后余热处理工序。本发明的加热工序采用中频感应快速加热,减少氧化皮的形成,并增加镦粗工序去除氧化皮,提高锻件表面质量。所述中频感应加热中装有红外线测温仪和报警分选装置,有利于调整加热参数和控制加热温度。采用闭式复合挤压,使斗齿的成型受三向压应力,提高锻件内部质量。并且采用复合冲孔打字,减少一道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锻后余热处理工序充分利用了余热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整个工艺的优化显著提高。
申请公布号 CN10425975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07
申请号 CN201410382801.9 申请日期 2014.08.06
申请人 泉州恒劲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柯玉辉;蒋长铭;李建卫;谢舒敏;王建通
分类号 B23P15/00(2006.01)I;B21J5/08(2006.01)I;B21J1/06(2006.01)I 主分类号 B23P15/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主权项 一种斗齿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工序,采用精密下料,且该坯料的长度下料公差为±0.5mm;B、加热工序,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200℃,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减少氧化皮形成;C、镦粗工序,所述镦粗工序中坯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2.5;D、闭式复合挤压工序,采用的闭式热挤压模为两层组合热套膜;E、复合冲孔打字工序,采用自制的全液压自动控制冲孔打字机,一次自动完成冲孔和打字工序;F、锻后余热处理工序,利用锻后热斗齿锻件余温进行淬火处理。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树兜工业区奇树路5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