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多级闪蒸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及多级再生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闪蒸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包括外部换热系统、内置有机溶液的工作子系统和内置循环溶液的再生子系统;所述工作子系统包括闭式热源塔、热源塔循环泵、旁通调节阀、热泵机组、有机溶液循环泵、进口调节阀、冷凝器旁通调节阀、回水调节阀以及供水调节阀;所述再生子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效换热室、凝水和溶液换热器、冷凝器、第一和第二换热器、冷凝脱气室、脱气室、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效疏水调节阀、第一、第二、第三溶效液出口调节阀、第一效供水调节阀、浓溶液调节阀、稀溶液调节阀、冷凝器调节阀、冷凝脱气室疏水调节阀、第一效热水调节阀、脱气室调节阀、脱气室热水调节阀、压力开关和泵。
申请公布号 CN10426640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07
申请号 CN201410495879.1 申请日期 2014.09.24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厉;骆菁菁
分类号 F25B29/00(2006.01)I;F25B41/04(2006.01)I 主分类号 F25B29/00(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主权项 一种多级闪蒸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包括外部换热系统、内置有机溶液的工作子系统和内置循环溶液的再生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子系统包括闭式热源塔(1)、热源塔循环泵(14)、旁通调节阀(20)、热泵机组(6)、有机溶液循环泵(19)、进口调节阀(23)、冷凝器旁通调节阀(24)、回水调节阀(37)以及供水调节阀(38);所述再生子系统包括第四效换热室(2)、第三效换热室(3)、第二效换热室(4)、第一效换热室(5)、凝水换热器(7)、冷凝器(8)、溶液换热器(9)、第一换热器(10)、冷凝脱气室(11)、第二换热器(12)、脱气室(13)、出口溶液增压泵(15)、冷凝水泵(16)、第一效换热室供液泵(17)、真空泵(18)、浓溶液调节阀(21)、稀溶液调节阀(22)、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冷凝器调节阀(26)、第三效溶液出口调节阀(27)、第三效疏水调节阀(28)、第二效溶液出口调节阀(29)、第二效疏水调节阀(30)、第一效溶液出口调节阀(31)、冷凝脱气室疏水调节阀(32)、第一效供水调节阀(33)、第一效疏水调节阀(34)、第一效热水调节阀(35)、脱气室调节阀(36)、脱气室热水调节阀(39)、第四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0)、第三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1)、第二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2)、第一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3)、冷凝脱气室压力开关(44)、脱气室压力开关(45)和第四效换热室循环泵(46);所述闭式热源塔(1)的循环溶液出口连接热源塔循环泵(14)后分为两路,第一路为连接旁通调节阀(20),旁通调节阀(20)再分别与浓溶液调节阀(21)出口以及闭式热源塔(1)循环溶液进口相连;第二路为分别与稀溶液调节阀(22)、凝水换热器(7)的低温液体管道、溶液换热器(9)的低温液体管道、第一换热器(10)的低温液体管道、冷凝脱气室(11)的低温液体管道、第二换热器(12)的低温液体管道、脱气室调节阀(36)以及脱气室(13)依次连接;脱气室(13)顶部的水蒸汽出口连接冷凝脱气室(11)的水蒸汽进口,冷凝脱气室(11)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冷凝脱气室疏水调节阀(32),冷凝脱气室疏水调节阀(32)与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的出口相连;脱气室(13)的溶液出口、第一效换热室供液泵(17)、第一效供水调节阀(33)以及第一效换热室(5)的顶部溶液进口依次相互连接;第一效换热室(5)的底部溶液出口通过第一效溶液出口调节阀(31)连接第二效换热室(4)的底部溶液进口,第一效换热室(5)的蒸汽管路出口、第二换热器(12)的冷凝管道和第一效疏水调节阀(34)依次连接,第一效疏水调节阀(34)与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的出口相连;第二效换热室(4)的底部溶液出口通过第二效溶液出口调节阀(29)连接第三效换热室(3)的底部溶液进口,第二效换热室(4)的蒸汽管路出口、第一换热器(10)的冷凝管道和第二效疏水调节阀(30)依次连接,第二效疏水调节阀(30)与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的出口相连;第三效换热室(3)的底部溶液出口通过第三效溶液出口调节阀(27)连接第四效换热室(2)的底部溶液进口,第三效换热室(2)的蒸汽管路出口、第四效换热室(2)的冷凝管道和第三效疏水调节阀(28)依次连接,第三效疏水调节阀(28)与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的出口相连;第四效换热室(2)的底部溶液出口Ⅰ、出口溶液增压泵(15)、溶液换热器(9)的高温液体管道、浓溶液调节阀(21)依次连接,浓溶液调节阀(21)与旁通调节阀(20)的出口相连,第四效换热室(2)的蒸汽管路出口、冷凝器(8)的冷凝管道和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依次连接,第四效疏水调节阀(25)与其它疏水调节阀出口相连后,与冷凝水泵(16)和凝水换热器(7)的高温液体管道依次连接;第四效换热室(2)的底部溶液出口Ⅱ、第四效换热室循环泵(46)以及第四效换热室(2)的顶部溶液进口依次连接;冷凝脱气室(11)的气体出口连接冷凝脱气室压力开关(44),脱气室(13)的气体出口连接脱气室压力开关(45),第四效换热室(2)的气体出口连接第四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0),第三效换热室(3)的气体出口连接第三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1),第二效换热室4的气体出口连接第二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2),第一效换热室(5)的气体出口连接第一效换热室压力开关(43),各压力开关并联后连接至真空泵(18)的进气口;热泵机组(6)的出水口分为三路,一路通过供水调节阀(38)连接至外部换热系统供水管路,第二路通过第一效热水调节阀(35)连接第一效换热室(5)的加热管道,第三路通过脱气室热水调节阀(39)连接脱气室(13)的加热管道进口;脱气室(13)的加热管道出口与外部换热系统回水管路并联后连接回水调节阀(37),回水调节阀(37)的出口与第一效换热室(5)的加热管道出口连接后再接至热泵机组(6)的进水口;热泵机组(6)的有机溶液出口、溶液循环泵(19)、进口调节阀(23)和闭式热源塔(1)的有机溶液进口依次连接,闭式热源塔(1)的有机溶液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冷凝器旁通阀(24),第二路与冷凝器(8)的低温液体管道和冷凝器调节阀(26)依次连接,冷凝器调节阀(26)再与冷凝器旁通阀(24)的出口连接。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