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密集地区紧邻建筑物零占位的基坑支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地区紧邻建筑物零占位的基坑支护方法。其做法是:当新建基坑紧邻既有建筑物时,在基坑一侧地面处采用工程机械按特定顺序钻斜孔,斜孔钻至紧邻建筑物基础下方土层中的设计深度处,再将水泥浆液高压旋喷射出切割孔周土体,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喷射、旋转、提升使水泥浆液和切割下土体搅拌形成圆柱状水泥土体,经固化后得到的排列有序的圆柱状水泥土组合体,在紧邻建筑物基础下方形成了基坑支护结构体。本发明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支护结构本身不占据基坑的空间位置,同时集基坑支护、挡土、止水、承载和保护紧邻建筑物为一体,使城市密集地区紧邻建筑物的新建基坑侧土地面积达到100%的充分利用。本方法结构简单、施做方便、支护可靠、受力合理,在整个基坑施工期间紧邻建筑物完全可正常使用。
申请公布号 CN10426468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07
申请号 CN201410516018.7 申请日期 2014.09.30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马建林;赵兴权;杨彦鑫;张迎宾;孙鹏
分类号 E02D17/04(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17/04(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张澎
主权项 一种密集地区紧邻建筑物零占位的基坑支护方法,在构筑新构筑物基坑的同时对紧邻建筑物构筑和地基土体进行支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的施工步骤:1)当紧邻建筑物新建基坑时,在基坑一侧地面处借助带高压旋喷的特殊机械按特定顺序钻斜孔,斜孔钻至紧邻建筑物基础下方土层中的设计深度处;2)当完成1)步骤后,在所钻斜孔孔内实施水泥浆液高压旋喷,通过有序的喷射‑旋转‑提升操作,使水泥浆液和切割下土体搅拌形成圆柱状水泥土体;3)按设计顺序在不同的深度、以不同的角度重复步骤1)和2),直至整个支护结构体的喷浆搅拌成形完成;4)经过一定时间固化后,2)和3)所施做的各圆柱状水泥土组合体,在紧邻建筑物基础下方形成能承受相邻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能支挡土体的基坑支护结构体;5)开挖基坑,除去高压旋喷作业时不可避免的多余部分水泥土体,必要时在适当的深度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或横撑,直至开挖到设计深度。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