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固体生态培养、干燥一体机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生态培养、干燥一体机。该一体机由热风发生系统、液体输入装置、旋转物料处理系统、机架装置、旋风分离器以及功能控制系统构成。本发明从仿生学角度研制相关结构,能够自动化控制有氧生物发酵和温敏干燥过程的相关环节,提供良好通风和适宜温、湿度条件,确保益生菌群的高效培育,并能有效地达到较好的封闭性能,使杂菌率控制在1%以下。适用于好氧益生菌类固体培养与温敏干燥一体化的工厂规模化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347887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1.07
申请号 CN201310440165.6 申请日期 2013.09.24
申请人 扬州大学 发明人 孙镇平
分类号 A23P1/00(2006.01)I;A23N17/00(2006.01)I 主分类号 A23P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主权项 一种固体生态培养、干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热风发生系统、液体输入装置、旋转物料处理系统、机架装置、旋风分离器(9)以及功能控制系统;所述的热风发生系统包括鼓风装置(1)及与其连接的加热进风筒管装置(2)和进风管(3);所述的鼓风装置(1)包括分别连接风机三通弯头(1‑3)的培养中压风机(1‑2)和干燥高压风机(1‑1),由风机架(14)支撑固定,风机三通弯头(1‑3)出口与加热进风筒管装置(2)相连,培养中压风机(1‑2)和干燥高压风机(1‑1),分别在进风口处设有空气滤清器,用于防止在培养、干燥过程中的杂菌感染;所述的加热进风筒管装置(2)包括耐高温陶瓷内管(2‑2)及其外部的不锈钢外管(2‑3),耐高温陶瓷内管(2‑2)内设有电加热装置(2‑1),通过变径风管(2‑4)以及进风管弯头(2‑5)和进风管(3)与旋转物料处理系统相通,进风管弯头(2‑5)用于连接变径风管(2‑4)及进风管(3且使得二者夹角呈90°,近鼓风装置(1)一侧的不锈钢外管(2‑3)外表面设有接线盒(2‑6),分别与耐高温陶瓷内管(2‑2)中的电加热装置(2‑1)和功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液体输入装置包括液体输入泵(15)以及连接液体输入泵(15)与热风发生系统的进风管弯头(2‑5)处的弯头液体输入器(17),其中弯头液体输入器(17)的液管经进风管(3)管内伸入至自控旋转筒体(6)进风侧筒体端盖(4)内侧中心口,弯头液体输入器(17)的液体出口处设有热风流量分配器,热风流量分配器由凸型布满孔洞的圆板构成,其凸面朝向出风侧筒体端盖(7)方向,并由4根不锈钢管固定于进风侧筒体端盖(4)内侧中心口周围;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1)位于加热进风筒管装置(2)的耐高温陶瓷内管(2‑2)中,由65根六孔耐高温硅条(2‑1‑4),2只梯形不锈钢钢条端架(2‑1‑2),2只梯形钢条内架(2‑1‑3)和4根不锈钢长螺杆(2‑1‑1以及相应螺母、垫片及填补空缺瓷管(2‑1‑5构成半笼式凹形架,是由不锈钢长螺杆(2‑1‑1)分别穿过六孔耐高温硅条(2‑1‑4)两端孔,梯形钢条内架(2‑1‑3),梯形不锈钢钢条端架(2‑1‑2)和填补空缺瓷管(2‑1‑5)及螺母进行固定,形成3面,每一面具有4孔,分别可供2根分别为5KW、220V耐高温电热丝(2‑1‑6)分别往返穿插孔中,共有6根耐高温电热丝(2‑1‑6)构成3面,分为2组,分别以相互间隔的3根耐高温电热丝(2‑1‑6)构成其中1组,每组各形成6个端头,在靠近鼓风装置1一侧的接线盒(2‑6)中,采用星型连接法分别连接每组中耐高温高镍电热丝的3路中3个端头,另3个端头分别与380V电源的3根火线连接,并接受功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所述的机架装置包括自控旋转筒体(6)下方的机架(23)和集料板装置(22),发挥支撑及集料作用;所述的旋转物料处理系统包括自控旋转筒体(6),置于自控旋转筒体(6)中部的筒体进、出料装置(5),自控旋转筒体(6)中空,两端由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加硅胶密封条密封,进风管(3)和出风管(8)分别于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中心处与自控旋转筒体(6)同心轴向连接;自控旋转筒体(6)外壁两端分别设有筒体旋转轨道(13);动力主轴(24)和从动主轴(21)架于机架(23)两侧轴承座上,与自控旋转筒体(6)轴向平行,两根主轴上分别对称设有2个动力轴轮(25)和从动轴轮(20),共4只轴轮,动力轴轮(25),从动轴轮(20)与两道筒体旋转轨道(13)紧密接触,减速机(16)与机架(23)一侧动力主轴(24)以联轴器相联,提供旋转动力,通过2只动力轴轮(25)及与其紧密接触的两道筒体旋转轨道(13)带动自控旋转筒体(6)转动;而另一侧从动主轴(21)上的2只从动轴轮(20)则作为自控旋转筒体(6)的从动支撑随自控旋转筒体(6)转动;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中心与动力轴轮(25)和从动轴轮(20)中心的连线呈90°夹角;减速机(16)与功能控制系统电连接,由功能控制系统控制其开启或停息;所述的自控旋转筒体(6)两侧的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均设有端盖双轴连接器(19)和端盖锁紧器(18),用于端盖的开闭和固定;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内侧面均设有梯形密封槽,外窄里宽,镶嵌有方型硅胶密封条分别与自控旋转筒体(6)两侧法兰端面紧贴,保证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关闭时的密封性能;出风侧筒体端盖(7)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圆环,其下方机架(23)两侧分别设有筒体法兰连杆拉紧钩(26),可拉紧固定环,用于固定自控旋转筒体(6);所述的自控旋转筒体(6)筒内壁两对侧轴向处分别各设有一搅料板(6‑1),两搅料板沿轴向中心线各彼此相反倾斜5°并分别与自控旋转筒体(6)筒内壁垂直;与两对侧分布搅料板各相差90°角的自控旋转筒体(6)筒内壁处的两对侧轴向位置,分别各设有一碎料器(6‑2),每一碎料器分别由6块径向站立正梯形碎料板(6‑3)组成,各自距离均匀并轴向直线分布,其每一正梯形碎料板均与筒内壁径向、轴向呈两个方向偏斜6°,每一碎料器(6‑2)中点两侧各3块正梯形碎料板(6‑3)的径向及轴向的偏斜方向相反;所述的出风侧筒体端盖(7)内侧中心孔处设有迷宫格状的粉料阻挡器,并通过4根不锈钢管固定于出风侧筒体端盖(7)内侧出风管(8)管口四周边;所述的进、出料装置(5)设有进、出料门,进、出料门的竖边一侧采用双门轴连接于自控旋转筒体(6),进、出料门外侧面设有硅胶板,进、出料门关闭时具有密封功能,此处设有螺栓锁紧装置用于进、出料门关闭时固定于自控旋转筒体(6)筒壁门框;所述的出风管(8)的直径大于进风管(3)的直径;进风管(3)及出风管(8)的一端分别与自控旋转筒体(6)两侧的进风侧筒体端盖(4)和出风侧筒体端盖(7)中心轴承同心、轴向连接;进风管(3)及出风管(8)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进风管弯头(2‑5)和旋风分离筒体(11)进风口之间采用法兰活动套管方式安全性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9)包括旋风分离筒体(11)及其上部的分离筒中心管道(10),下部的锥形筒体(12);自控旋转筒体(6)的出风管(8)与旋风分离筒体(11)在圆周相切处联接相通,连接管道处设有电热耦、湿度感受器和温度表;所述的功能控制系统与鼓风装置(1)、电加热装置(2‑1)、液体输入泵(15)、电热耦、湿度感受器、减速机(16)电联接,并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智能化控制上述各部件的工作与停止;当电加热装置(2‑1)停止工作,而鼓风装置1仍然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其延迟工作的时间由功能控制系统的时控仪设定调节。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