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通过其中栅区预氧化、沟道区注硼、栅区注磷、以及退火工艺,实现一种用于双极与栅自对准P沟JEFT管兼容的集成放大器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源端电阻和漂移区长度都偏大,器件取决于沟道区及漂移区的图形尺寸与掺杂浓度等缺陷。本发明的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栅区与源/漏区自对准,减小了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及源端电阻和漏端的漂移区长度。(2)栅自对准结构P沟JEFT管输出动态电阻大、跨导与夹断电压一致性好,失调与漏电流小。
申请公布号 CN10291597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31
申请号 CN201210425955.2 申请日期 2012.10.31
申请人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发明人 丁继洪;吕东锋;陈计学;李苏苏;简崇玺
分类号 H01L21/8248(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21/8248(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代理人 杨晋弘
主权项 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埋层氧化:在基片(1)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埋层(2);【2】、埋层光刻:在埋层(2)上光刻N+区图形(3);【3】、埋层砷注入:在N+区图形(3)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砷埋层(4),砷注入剂量为5E15/cm<sup>2</sup>的砷杂质,注入能量为70Kev;【4】、砷埋层退火:退火后形成埋层砷氧化层(5),具体退火步骤如下:在氧化扩散炉中,温度为800℃~1180℃~80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在800℃时通入50min的N<sub>2</sub>及O<sub>2</sub>,升温至1180℃并保持稳定,1180℃时依次通入20minN<sub>2</sub>、5minO<sub>2</sub>、400minN<sub>2</sub>、30minO<sub>2</sub>,最后通入N<sub>2</sub>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砷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砷埋层砷4的方块电阻小于18Ω/方块,氧化层厚度为230±10nm;【5】、P+区光刻 :在基片上两侧对称位置,通过光刻工艺分别光刻出P+区(6)的图形; 【6】、P+埋层区注硼:在P+区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形成P+埋层(8),注入剂量为3.4E14/cm<sup>2</sup>的硼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7】、下隔离退火:将基片退火,在P+埋层(8)上形成氧化层(7),退火条件为: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50℃~92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在920℃时依次通入30分O<sub>2</sub>、30<b>分</b>N<sub>2</sub>及O<sub>2</sub>,升温并1150℃保持稳定,在1150℃时依次通入10minO<sub>2</sub>、40minN<sub>2</sub>、10minO<sub>2</sub>、10min湿O<sub>2</sub>、10minO<sub>2</sub>,最后通入N<sub>2</sub>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 【8】、外延:利用HCL抛光腐蚀基片硅50~100nm,把上面的氧化层去掉,然后在外延炉中有氢气以及氯化氢气体的条件下,生长一层单晶硅外延层(9),生长参数为ρ:3.2~3.8Ω.cm;w:12.5~13.5μm;【9】、隔离氧化:在外延层(9)上生长一层氧化层(10),隔离氧化工艺采用的条件为:在炉温为1100±1℃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依次通入10minO<sub>2</sub>、140min湿O<sub>2</sub>、10minO<sub>2</sub>,生长一层1000±50nm的氧化层(10);【10】、隔离区硼预涂:通过光刻工艺制作隔离区(11)图形与P+埋层(8)对准,隔离区(11)在炉温为920℃~1020℃~920℃的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920℃时通入35min N<sub>2</sub>升温至1020℃,通入26min N<sub>2</sub>并降温至20℃,将硼源扩散到隔离区(11)表面,形成一定结深分布的硼预涂层(12)与P+埋层(8)对准,硼预涂层(12)的方块电阻为(16~18)Ω/方块;【11】、隔离主扩:将硼预涂完的基片取出马上送入主扩炉内进行升温扩散,条件为:800℃~1180℃~80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800℃时,通入50分钟O<sub>2</sub>升温至1180℃并保持稳定,在1180℃时依次通入10minO<sub>2</sub>、180minN<sub>2</sub>、20minO<sub>2</sub>,最后通入N<sub>2</sub>并降温至800℃,使硼预涂层(12)的硼杂质在隔离槽内向下扩散与P+埋层(8)相连接,从而使<b> N‑</b>外延层割为独立的隔离岛,实现器件与器件之间的PN结隔离;【12】、基区光刻:在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13)图形,并将需要注入的区域氧化层腐蚀干净;【13】、基区硼注入:在基片中间的沟道区(13)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基区硼(14),注入剂量为7E12/cm<sup>2</sup>的<b>硼</b>杂质,注入能量为80Kev;【14】、基区主扩:在基区硼(14)上面生长氧化层(10),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00℃~92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920℃时通入10minO<sub>2</sub>,并升温至1100℃,在1100℃时依次通入40minTCA及O<sub>2</sub>、10min O<sub>2</sub>、25minN<sub>2</sub>,最后通入 N<sub>2</sub>降温至92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基区硼(14);【15】、发射区光刻:在基区硼(14)的两侧,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发射区(15)图形,并将该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16】、发射区注磷:在发射区(15)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发射区磷(16),注入剂量为1E16/cm<sup>2</sup>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17】、发射区主扩:在氧化扩散炉炉温为1100±1℃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依次通入5min O<sub>2</sub>、23minTCA及 O<sub>2</sub>、5min O<sub>2</sub>;在N+发射区磷16上生长100±10nm的热氧化层(10)将发射层磷(16)覆盖;【18】、 沟道区光刻:在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17)图形;【19】、栅区预氧化:利用热氧化工艺条件生长氧化层,用做沟道区和栅区注入的掩蔽层;【20】、沟道区注硼:在沟道区(17)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沟道硼杂质层(18),使硼杂质层(18)与基区硼(14)相连,硼杂质注入剂量为7E12/cm<sup>2</sup>,注入能量为80Kev;【21】、沟道区主扩: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硼杂质层(18)进行推进扩散, 以及对基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22】、栅区注入:利用离子注入技术, 在硼杂质层(18)上注入磷杂质(19);【23】、栅区退火: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磷杂质(19)进行推进扩散,在磷杂质(19)上形成氧化层(10),以及对硅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24】、沉积氮化硅:在基片的氧化层(10)上淀积一层35~40nm的氮化硅薄膜掩蔽层(20);【25】、退火:利用退火过程对PJFET管以及双极NPN管、PNP管进行优化调试,使其器件参数达到器件设计值;【26】、引线孔光刻: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引线孔图形,并将引线孔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27】、溅铝:在基片上溅射一层1.2~1.5μm的纯铝膜,在引线孔中形成铝引线实现电路的自连与互连;【28】、铝光刻:利用光刻工艺,腐蚀掉溅射层纯铝膜的无用部分,即形成铝引线(21);【29】、合金退火:在500℃氮气下进行合金退火,合金时间30分钟,使铝压点与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
地址 233042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财院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