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纺织品织物的热敏变色涂料染色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织物的热敏变色涂料染色工艺,工艺流程为:热敏变色染料的选择和组成;热敏变色染料微胶囊的制备;热敏变色涂料色浆的配制和染色,脱水,焙烘,最后得到热敏变色织物。所述的纺织品织物为棉、天丝、莫代尔、化纤混纺棉(粘棉、涤棉、锦棉)、丝、羊毛棉等经前处理后的织物。经本发明应用的热敏变色纺织品,透过外界温度、衣服内温度以及体温三者的综合作用,织物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变色温度时,颜色即发生变化,而当温度降到变色温度以下时,又回复到原来的颜色。纺织品织物随温度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色彩和花纹,而且花纹还会因身体的活动起变化。变色织物可广泛应用于T恤衫、裤子、游泳衣、休闲运动服、工作服、儿童服装、窗帘、玩具等。
申请公布号 CN10322521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17
申请号 CN201310165246.X 申请日期 2013.05.08
申请人 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漪;高炳生;张俊峰
分类号 D06P1/00(2006.01)I;D06P1/44(2006.01)I;D06P1/653(2006.01)I;D06P1/651(2006.01)I;B01J13/02(2006.01)I 主分类号 D06P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李宁;唐绍烈
主权项 一种纺织品织物的热敏变色涂料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热敏变色染料的选择和组成;热敏变色染料微胶囊的制备;热敏变色涂料色浆的配制和染色,脱水,焙烘,最后得到热敏变色织物;所述热敏变色染料微胶囊的制备:(1)热敏变色染料的制备:取增感剂装入带有搅拌器的容器中,搅拌,加热,加热温度高于增感剂熔点温度15‑20℃的条件下,加入显色剂,使显色剂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隐色染料,搅拌反应1‑2小时,使之形成均匀的混和物,即制得可逆热敏变色染料,倒入另一个容器以便作为芯材使用; (2)微胶囊的制备: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得纳米微胶囊水悬浮液;准确称取壳聚糖充分溶解于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醋酸水溶液中,制备作为壁材A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壳聚糖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5‑2.0 g/L,pH值为4‑5,壳聚糖平均分子量M=17800‑18000,脱乙酰度质量百分比70‑85%,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5‑10%;在反应釜加入上述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在温度高于增感剂熔点温度5‑10℃的温度下,搅拌;按照芯材/壁材A质量比3:1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加入芯材,芯材为热敏变色染料,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15‑30%;再加入乳化剂TWeen‑80,用量为芯材质量百分比的6%, 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0.9‑1.8%,高速搅拌下乳化,乳化温度高于增感剂熔点温度5‑10℃,乳化时间:30‑45min,高速搅拌速度:1500‑2000转/分;同时,按照壁材A/壁材B质量比1:1准确称取海藻酸钠充分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作为壁材B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6%,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5‑10%;用pH调节剂: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醋酸溶液调节乳状液体系pH至3‑4,将此溶液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凝聚20‑30min,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醋酸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2.5%‑5.0%;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使体系降温至0‑5℃,去离子水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37.2‑68.6%;用pH调节剂: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9‑10,质量百分比浓度10%的NaOH溶液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2.5%‑5.0%;加入固化剂:戊二醛,占微胶囊水悬浮液体总重量的0.5‑1.0%,升温至室温,低速搅拌1000‑1500转/分,固化时间30‑60min,过滤、干燥,干燥温度80‑90℃,干燥时间25‑30min,即制得平均粒径200‑500纳米微胶囊。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西许工业区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