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抗震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
摘要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抗震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其做法主要是:在距活动断裂带边界2.8-3.5倍隧洞直径以远处修建外衬、内衬形成带外隧道结构,在距活动断裂带边界2.8-3.5倍隧洞直径与活动断裂带边界5m之间由过渡衬砌连接段和刚度低的过渡柔性连接段相间构成;在距活动断裂带边界5m和活动断裂带边界两处的内衬上留有减震缝,且在该两处之间的内衬和外衬间填充有橡胶层,在活动断裂带内,由带内衬砌连接段、带内柔性连接段相间构成带内隧道结构。用该法建造的隧道,能有效减小地震时活动断裂带的剧烈活动对隧道的影响,使隧道因地震受到的破坏小,易于修复,以及时恢复交通,迅速对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伤亡和损失。
申请公布号 CN10319544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10
申请号 CN201310118957.1 申请日期 2013.04.08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电木里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萍;唐金良;何川;何悦;晏启祥;胥洪远;陆义松;应楚斌
分类号 E21D11/05(2006.01)I 主分类号 E21D11/05(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代理人 陈树明
主权项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抗震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其做法是:A、在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2.8‑3.5倍隧洞直径以远处修建外衬(100a)、内衬(100b)形成带外隧道结构(100);B、在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2.8‑3.5倍隧洞直径至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5m之间:B1、先建造过渡柔性连接段(201),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外衬(201a)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外衬(100a)相同,内衬(201b)的钢筋密度低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内衬(100b)的钢筋密度;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长度L<sub>j</sub>由下式确定:<img file="FDA0000550497240000011.GIF" wi="290" he="148" />式中Δu为活动断裂带(F)的最大错动位移,L<sub>p</sub>为相邻的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间隔、取值为隧洞直径的1/2~1/3倍,<img file="FDA0000550497240000012.GIF" wi="63" he="62" />为过渡柔性连接段内衬(201b)截面极限弯曲曲率;B2、建造长度L<sub>p</sub>为1/2~1/3倍隧洞直径的过渡衬砌连接段(202),过渡衬砌连接段(202)的内衬(202b)和外衬(202a)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内衬(100b)和外衬(100a)相同;重复B1、B2步的操作,直至修至距活动断裂带5m处;C、在距活动断裂带边界5m处至活动断裂带边界之间:先修建带橡胶层的衬砌连接段(302),再修建带橡胶层的柔性连接段(301),如此循环,由带橡胶层的衬砌连接段(302)、带橡胶层的柔性连接段(301)相间构成带橡胶层的隧道结构(300);且在带橡胶层的隧道结构(300)内衬的起始处和终止处均留有减震缝(303);带橡胶层的柔性连接段(301)的长度、内衬(301b)、外衬(301a)均与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相同,但在其内衬(301b)、外衬(301a)之间填充有橡胶层(c);带橡胶层的衬砌连接段(302)的长度、内衬(302b)、外衬(302a)均与过渡衬砌连接段(202)的相同,但在其内衬(302b)、外衬(302a)之间填充有橡胶层(c);D、在活动断裂带(F)边界内:先修带内衬砌连接段(402)、再修带内柔性连接段(401),如此循环,由带内衬砌连接段(402)、带内柔性连接段(401)相间构成带内隧道结构(400);带内柔性连接段(401)的长度、内衬(401b)、外衬(401a)均与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相同;带内衬砌连接段(402)的长度、内衬(402b)、外衬(402a)均与过渡衬砌连接段(202)的相同;带内隧道结构(400)修完,即完成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抗震隧道结构的修建。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