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无线电参数测量仪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无线电参数测量仪。本发明主要由核心控制与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参数测量模块以及显示/指示与控制模块组成;其中,核心控制与通信模块包括核心控制器电路,串口与USB通信电路;电源管理模块为电源管理电路;电参数测量模块包括小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大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电压测量电路和保护电路;显示/指示与控制模块为显示/指示与控制电路。本发明将通信方式从老式单一的本地控制显示改进成无线及有线两种方式读取数据,同时又不减低原有的测量功能。
申请公布号 CN10301851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03
申请号 CN201210524476.6 申请日期 2012.12.04
申请人 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泉波;程凯韬;汤显峰;高超;杜明;邵岳军
分类号 G01R15/12(2006.01)I 主分类号 G01R15/12(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主权项 一种无线电参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仪器内部主要由核心控制与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参数测量模块以及显示/指示与控制模块组成;其中,核心控制与通信模块包括核心控制器电路,串口与USB通信电路;电源管理模块为电源管理电路;电参数测量模块包括小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大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电压测量电路和保护电路;显示/指示与控制模块为显示/指示与控制电路;核心控制器电路包含核心主控芯片U1,天线开关芯片U2;第三十八电阻、第三十九电阻和第四十电阻;十八个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和第三晶振Y3;一个射频天线接插口J4和一个十针插座P15;十针插座P15的1脚接MCU_VCC,P15的2脚、3脚和9脚接MCU_GND;十针插座P15的4脚接P2.7/C2D,十针插座P15的5脚接P0.2/XTAL1,十针插座P15的6脚接RX‑RS485,十针插座P15的7脚接RST/C2CK,十针插座P15的8脚接TX‑RS485,十针插座P15的10脚接P1.0/AGND;射频天线接插口J4的1脚接电感L6的一端和电容C21的一端,天线接插口J4的2脚、3脚、4脚和5脚接RF_GND;电容C21的另一端接RF_GND;电感L6的另一端接电容C17的一端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接RF_GND;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天线开关芯片U2的5脚,天线开关芯片U2的4脚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26脚,天线开关芯片U2的6脚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25脚,天线开关芯片U2的3脚接电容C15的一端,天线开关芯片U2的2脚接RF_GND,天线开关芯片U2的1脚接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接电感L7的一段和核心主控芯片U1的18脚;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19脚和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接RF_GND;电容C15的另一端接电感L3;电感L3的另一端接电容C16的一端和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RF_GND;电感L4另一端接电容C14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和电感L5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电感L5的另一端和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0的另一端接RF_GND;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17脚和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并和核心主控芯片U1的16脚和RF_VCC相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连接RF_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15脚接P2.6;核心主控芯片U1的43脚接MCU_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23脚接RF_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24脚连接晶振Y3的2脚,核心主控芯片U1的27脚接电容C24的一端和电容C26的一端,核心主控芯片U1的28脚接电容C25的一端和RF_VCC,核心主控芯片U1的29脚接P0.7/IREFO,核心主控芯片U1的30脚接P0.6/CNVSTR,核心主控芯片U1的31脚接P0.5/RX,核心主控芯片U1的32脚接P0.4/TX,核心主控芯片U1的33脚接P0.3/XTAL2,核心主控芯片U1的34脚接P0.2/XTAL1,核心主控芯片U1的35脚接P0.1/A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43脚接MCU_GND,晶振Y3的1脚接RF_GND,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电容C25的另一端均连接RF_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1脚连接晶振Y2的1脚,核心主控芯片U1的2脚接P2.5,核心主控芯片U1的3脚接P2.4,核心主控芯片U1的4脚接P2.3,核心主控芯片U1的5脚接P2.2,核心主控芯片U1的6脚接P2.1,核心主控芯片U1的7脚接P2.0,核心主控芯片U1的8脚接P1.7,核心主控芯片U1的9脚接P1.6,核心主控芯片U1的10脚接P1.5,核心主控芯片U1的11脚接电阻R38,核心主控芯片U1的12脚连接晶振Y1的1脚,核心主控芯片U1的13脚连接晶振Y1的3脚;晶振Y1的2脚和4脚均连接RF_GND;晶振Y2的2脚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42脚;核心主控芯片U1的41脚接P2.6,核心主控芯片U1的40脚接P2.7/C2D,核心主控芯片U1的39脚接电阻R39的一端,核心主控芯片U1的38脚接与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MCU_VCC连接,核心主控芯片U1的37脚接MCU_GND,核心主控芯片U1的36脚接P0.0/VREF;电容C18和电容C19的另一端均连接MCU_GND;所述的核心主控芯片U1型号为SI1000,天线开关芯片U2型号为UPG2214TB6SM;串口与USB通信电路包含USB接口转换芯片U8,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USB接插口J5,串口接插口J6;两个三针插座P16和三针插座P17;两只发光二极管D7和发光二极管D8;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6脚接MCU_VCC和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MCU_GN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2脚接电容C33,电容C33的另一端接MCU_GN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4脚接RS232RX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3脚接RS232TX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6脚接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接MCU_GN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脚接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接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3脚;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4脚接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5脚;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1脚接CMOS_TX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2脚接CMOS_RXD,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的15脚接MCU_GND;串口接插口J6的2脚接RS232RXD,串口接插口J6的3脚接RS232TXD,串口接插口J6的5脚、10脚和11脚均连接MCU_GND;USB 接插口J5的6脚接MCU_GND;USB接插口J5的1脚接电容C30的一端和电阻R46的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接MCU_GND,电阻R46的另一端与电容C31的一端、USB_VCC、三针插座P16的3脚和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20脚相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接MCU_GND;插座P16的2脚与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4脚、MCU_VCC和电容C28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28的另一端接MCU_GND,插座P16的1脚接U8的17脚和电容C36的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接MCU_GND;USB接插口J5的2脚接电阻R47的一端,电阻R47的另一端接U8的16脚;USB接插口J5的3脚接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接U8的15脚;USB接插口J5的4脚、5脚接MCU_GND;电容C35的两端分别接MCU_VCC和MCU_GND;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1脚接USB_TXD,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5脚接USB_RXD,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23脚接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接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接USB_VCC;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22脚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接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接USB_VCC;USB接口转换芯片U8的25脚、18脚、21脚、7脚和6脚均连接MCU_GN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1脚接S,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2脚接USB_RX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3脚接CMOS_TX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4脚接P0.4/TX,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5脚接USB_TX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6脚接CMOS_RX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7脚接P0.5/RX,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8脚接MCU_GND,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16脚接MCU_VCC,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的15脚接MCU_GND;三针插座P17的1脚接MCU_GND,三针插座P17的2脚接S,三针插座P17的3脚接电阻R49,电阻R49的另一端接MCU_VCC,所述的USB接口转换芯片U8型号为FT232R,RS232串口收发芯片U9型号为MAX3232CSE,多路解复用器总线开关U10型号为FST3257;电源管理电路包含电源管理芯片U3,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二十九只电阻R3~R8,R10~R12、R18~R37,一只滑动电阻器R9,一只热敏电阻NTH1;八个电容C1、C3~C9;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一个发光二极管D1;一个电池BT1;一个电源接插口J1和一个Mini USB接口J2;MiniUSB接口J2的1号端口分别与电源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电源管理芯片U3的20管脚连接;MiniUSB接口J2的2脚接RX_2,MiniUSB接口J2的3脚接TX_2,MiniUSB接口J2的4脚分别接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以及电源管理芯片U3的17管脚,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热敏电阻NTH1的一端,热敏电阻NTH1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19脚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3V_VCC_1;电源管理芯片U3的18脚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12脚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16号和3脚接3V_VCC_1,电源管理芯片U3的15脚接EN2,3V_VCC_1接BAT,电源管理芯片U3的1号和21脚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2、7、8脚分别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池BT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池BT1的负极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6脚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接3V_VCC_1,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4脚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9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9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9脚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3的10脚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3的11脚分别接电阻R11的一端,5V‑VCC‑1,电容C8的一端,以及VOUT2,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3的13脚接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3的14脚相连;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6脚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1脚接电阻R18的一端和A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3V_VCC_1;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0脚接电阻R19的一端和B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3V_VCC_1;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9脚接电阻R20的一端和C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3V_VCC_1;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3脚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4脚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5脚接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2脚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阻R28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脚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5脚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2脚接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5的另一端接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7、8脚接地;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3脚接FB2,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的16脚接3V_VCC_1;电阻R21的一端接3V_VCC_1,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U3型号为LTC3558,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芯片U4型号为CD4051BCN;小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包含电量测量芯片U14,三个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U16和U17;六个电阻R74~R79;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一个五针插座P20,两个十针插座P21和P22; 电量测量芯片U14的5脚连接十针插座P22的2脚,电量测量芯片U14的4脚连接十针插座P22的6脚,电量测量芯片U14的3脚连接十针插座P22的10脚;电量测量芯片U14的1脚与五针插座P20的1脚,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74的一端相连接;电量测量芯片U14的6脚与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的6脚、4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7的6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7的4脚以及电阻R74的另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电源5V_VCC_1,三极管Q4的基极接电阻R78的一端,电阻R7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数字地DGND_2,三极管Q5的基极接电阻R79的一端,电阻R79的另一端连接十针插座P21的1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7的5脚接五针插座P20的2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7的1脚连接十针插座P21的3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7的2脚接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2;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的5脚接VOUT2,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的1脚与芯片U16的1脚和十针插座P21的5脚相连接;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的2脚接电阻R75的一端,电阻R75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2;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6的2脚接电阻R76,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6的6脚和4脚接Ptest‑,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6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2,电阻R76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2;五针插座P20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2;十针插座P21的10脚连接数字地DGND_2;十针插座P22的1脚、3脚、7脚、4脚和8脚均连接数字地DGND_2;所述的电量测量芯片U14型号为LTC2942,三个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5、U16和U17型号均为G3VM‑21HR;大量程电量、电流和功耗测量电路包含电量测量芯片U18,三个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U20和U21;五个电阻R80~R84;一个五针插座P23,两个十针插座P24和P25; 电量测量芯片U18的5脚连接十针插座P25的2脚,电量测量芯片U18的4脚连接十针插座P25的6脚,电量测量芯片U18的3脚连接十针插座P25的10脚;电量测量芯片U18的1脚与五针插座P23的1脚、电阻R80的一端和电阻R8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80的另一端接电源5V_VCC_2;电量测量芯片U18的6脚与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的6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的4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1的6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1的4脚以及电阻R81的另一端相连接;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1的5脚接五针插座P23的2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1的1脚连接十针插座P24的3脚,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1的2脚接电阻R84的一端,电阻R84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4;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的5脚接VOUT3,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的1脚与芯片U20的1脚和十针插座P24的5脚相连接;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的2脚接电阻R82的一端,电阻R82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4;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0的2脚接电阻R83,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0的6脚和4脚接Ptest2‑,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20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4,电阻R83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4;五针插座P23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4;十针插座P24的10脚连接数字地DGND_4;十针插座P25的1脚、3脚、7脚、4脚和8脚均连接数字地DGND_4;所述的电量测量芯片U18型号为LTC2942,三个光耦继电器开关芯片U19、U20和U21型号均为G3VM‑21HR;电压测量电路包含电压测量芯片U12,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第六十九电阻R69、第七十二电阻R72、第七十三电阻R73,三个滑动变阻器R68、R70和R71;六个电容C47~C52;第十三稳压管D13和第十四稳压管D14;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 的8脚接电阻R73的一端,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7脚接二极管D13的负极,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6脚接滑动变阻器R70的一端;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5脚与稳压管D14的负极、电压测量芯片U12的3脚、电压测量芯片U12的5脚、电压测量芯片U12的7脚和芯片U12的9脚相连接;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2脚和4脚连接数字地DGND_4,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1脚接Low_span+,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的3脚接Low_span‑;稳压管D13的正极接稳压管D14的正极,电阻R73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7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71的另一端接电压测量芯片U12的6脚和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68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68的另一端接电压测量芯片U12的8脚和电阻R69的一端,电阻R69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70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70的另一端接Vin‑;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脚、14脚、17脚和18脚接模拟地A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0脚接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2脚,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1脚接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3脚;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5脚接电容C50的一端,电容C50的另一端接模拟地A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6脚接电容C51的一端和电容C52的一端,电容C51的另一端和电容C52的另一端接模拟地A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19脚接与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0脚、电容C49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和电源5V_VCC_2相连接,电容C49的另一端和电容C47的另一端接模拟地A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1脚接电容C48的一端和电源3V_VCC_2,电容C48的另一端接模拟地A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2脚接<img file="2012105244766100001dest_path_image001.GIF" wi="42" he="21" />,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3脚接SDO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4脚连接数字地DGND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5脚接SDI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6脚接SCK_4,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7脚接<img file="157757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4" />,电压测量芯片U12的28脚接CONVST,所述的电压测量芯片U12型号为LTC1858,固态继电器开关输出芯片U13型号为KAQW214S;保护电路包含两个常开继电器K1和K2;第六十六电阻R66和第六十七电阻R67;第四十六电容C46;两个场效应管Q1和Q2;四个稳压管D9、D10、D11和D12;6个测量探针插口J7~J12;第二蜂鸣器RL2;1根保险丝F1;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1脚接探针插口J7,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3脚接探针插口J10,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2,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2脚接稳压管D9的负极,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4脚接稳压管D12的负极,继电器常开触点K2的6脚接电阻R67的一端和蜂鸣器RL2的一端;电阻R67的另一端接电源5V_VCC_1,蜂鸣器RL2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数字地DGND_2,场效应管Q2的栅极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继电器常开触点K1的1脚接探针插口J8,继电器常开触点K1的3脚接插口J11,继电器常开触点K1的5脚连接数字地DGND_2,继电器常开触点K1的2脚接保险丝F1的一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Iin2+;继电器常开触点K1的6脚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6的另一端接5V_VCC_1,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数字地DGND_2;稳压管D9的正极接稳压管D10的负极,稳压管D10的正极接稳压管D11的正极,稳压管D11的负极接稳压管D12的正极;探针插口J7接电容C46的一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与探针接口J10连接;探针接口J9接Ptest+,探针接口J12接Ptest‑;显示/指示与控制电路包括液晶显示模块U11;十六个电阻R50~R65;八个电容C38~C45;第二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五个按键K3~K7;两个十针插座P18和P19;一个电池BT2;第八电感L8;第三三极管Q3;一个电源接插口J3;一个单刀双掷开关QK1;一个蜂鸣器RL1;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脚接AL/CC4_1,液晶显示模块U11的2脚接LCD_P1,液晶显示模块U11的3脚接LCD_P2,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4脚接3V3,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5脚连接数字地DGND_3;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6脚接电阻R50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50的另一端接3V3,三极管Q3的基极接LCD_P3,发射极连接数字地DGND_3;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2脚接SCL_3,液晶显示模块U11的13脚接SDA_3;十针插座P18的1脚、3脚、4脚、7脚和8脚连接数字地DGND_3,十针插座P18的5脚和9脚接3V_VCC_4;十针插座P19的1脚接LCD_P1,十针插座P19的3脚接LCD_P2,十针插座P19的5脚接LCD_P3,十针插座P19的7脚接KEY_P1,十针插座P19的9脚接KEY_P3,十针插座P19的2脚接KEY_P2,十针插座P19的4脚接LCD_P4,十针插座P19的6脚、8脚和10脚连接数字地DGND_3;KEY_P1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电阻R51的一端、电容C38的一端和按键K3的1脚和4脚相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接3V3,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3,按键K3的2脚和3脚连接数字地DGND_3;KEY_P2接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电阻R53的一端、电容C39的一端和按键K4的1脚和4脚相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接3V3,电容C39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3,按键K4的2脚和3脚连接数字地DGND_3;KEY_P3接电阻R56的一端,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电阻R55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按键K5的1脚和4脚相连接;电阻R55的另一端接3V3,电容C40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3,按键K5的2脚和3脚连接数字地DGND_3;KEY_P4接电阻R58的一端,电阻R58的另一端与电阻R57的一端、电容C41的一端和按键K6的1脚和4脚相连接;电阻R57的另一端接3V3,电容C41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DGND_3,按键K6的2脚和3脚连接数字地DGND_3;P0.6/CNVSTR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MCU_GND;P2.5接电阻R63的一端,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级管D4的一端,发光二级管D4的另一端接MCU_GND;P1.7接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接发光二级管D3的一端,发光二级管D3的另一端接MCU_GND;P0.2/XTAL1接电阻R60的一端,电阻R60的另一端与电阻R59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按键K7的1脚和4脚连接;电阻R59的另一端接MCU_VCC,电容C44的另一端接MCU_GND,按键K1的2脚和3脚接MCU_GND;P0.3/XTAL2接电解电容C45的正极,电解电容C45的负极接蜂鸣器RL1的一端,蜂鸣器RL1的另一端接电阻R65的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接MCU_GND;电容C42的一端分别与BATT_IN和电感L8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42的另一端接MCU_GND;电感L8的另一端接电容C43和MCU_VCC,电容C43的另一端接MCU_GND;电阻R61的一端接MCU_VCC,电阻R61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MCU_GND;电源接插口J3的2脚和3脚连接MCU_GND,电源接插口J3的1脚接单刀双掷开关QK1的2脚;单刀双掷开关QK1的1脚接BATT_IN,单刀双掷开关QK1的2脚还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池BT2的2脚,电池BT2的1脚接MCU_GND,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U11型号为LM6038FDW。
地址 315324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企业路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