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融合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接入网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的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接入网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的系统及其传输方法。本系统中采用1个光线路终端,经过两个掺铒光纤放大器,通过两路光纤链路连接远端节点,而远端节点通过N<img file="dest_path_dest_path_image002.GIF" wi="20" he="21" />2路分布光纤连接N个光网络单元组,每个光网络单元组由两个光网络单元组成。本系统实现了光载波抑制和子载波分离和无色ONU,降低系统成本,便于系统维护。本系统还实现了光生毫米波方案,蒸饺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与光载无线系统的融合。
申请公布号 CN10414436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1.12
申请号 CN201410068399.7 申请日期 2014.02.27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费玥;伍仕宝;李玉龙;李振宇;胡发泽
分类号 H04Q11/00(2006.01)I;H04L27/26(2006.01)I 主分类号 H04Q1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何文欣
主权项 一种融合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接入网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的系统,由一个光网络终端OLT(4)经过一个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1(16)和一个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2(32)通过一个第一光纤链路(17)和一个第二光纤链路(33)连接远一个端节点RN(18),而远端节点RN(18)经过第一组N路分布光纤(20)和第二组N路分布光纤(35)分别连接N组光网络单元组ONU 组(21),每组光网络单元由两个光网络(47、52)组成;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光网络终端OLT(4):有第一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1)和第二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2)连接到第一<img file="976022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1(3);第一<img file="510909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1(3)与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MZM1(5)相连;该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MZM1(5)信号驱动端口和一个第一正弦波发生器RF1(22)相连,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MZM1(5)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一光交叉波分复用器IL1(6)相连;该第一光交叉波分复用器IL1(6)的第1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二<img file="624359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2(7)相连,该第二<img file="611906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2(7)的信号输出端口和第一组N个强度调制器IM(8)相连,该组N个强度调制器IM(8)的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三<img file="836214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3(9)相连,该第三<img file="897711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3(9)的信号输出端和一个第一光耦合器OCo1(10)的1端口相连,该第一光耦合器OCo1(10)的2端口和一个第一光分路器1(27)的1端口相连,该第一光分路器1(27)的输入端口和一个第一泵浦光发生模块1(11)相连,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o1(10)的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一光生毫米波模块1(12)相连,该第一光生毫米波模块1(12)的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一光环形器OC1(15)相连,该第一光环形器OC1(15)的第1端口和一个第四<img file="244379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4(14)相连,该第四<img file="656905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4(14)的信号输出端口和N组上行信号接收机RX(13)相连;所述第一光环形器OC1(15)的第2端口和所述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1(16)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光交叉波分复用器IL1(6)的第2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五<img file="738432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5(23)相连,该第五<img file="920015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5(23)的信号输出端口和第二组N个强度调制器IM(24)相连,该第二组N个强度调制器IM(24)的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六<img file="109688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6(25)相连,该第六<img file="71827dest_path_image001.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6(25)的信号输出端和一个第二光耦合器OCo2(26)的1端口相连,该第二光耦合器OCo2(26)的2端口和所述第一光分路器1(27)的2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光耦合器OCo2(26)的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二光生毫米波模块(28)相连,该第二光生毫米波模块(28)和一个第二光环形器OC2(31)相连,该第二光环形器OC2(31)的第1信号输出端口和第七<img file="637938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7(30)相连,第七<img file="1923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7(30)的信号输出端口和第二个N组上行信号接收机RX(29)相连;所述第二光环形器OC2(31)的第2端口和所述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2(32)输入端口相连;2)所述远端节点RN(18)包括一个第八<img file="362497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8(19)和一个第九<img file="811933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8" he="20" />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9(34),这两个循环阵列波导光栅AWG(19、34)通过第一组N路分布光纤(20)和第二组N路分布光纤(35)分别连接所述光网络单元组ONU组(21);3)所述第一泵浦光发生模块1(11)中一个第一连续波长激光器CW1(36)和一个第一差分马赫增德尔调制器1DMZM(37)链接,该第一差分马赫增德尔调制器1DMZM(37)的信号驱动端口和一个第二正弦波发生器RF2(39)相连,所述第一差分马赫增德尔调制器1DMZM(37)的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第一布拉格反射型光栅FBG1(38)相连;4)所述光生毫米波模块(12、28)中,一个第一光半导体放大器SOA1(40)和一个第一可调光滤波器TOF1(41)相连,该个第一可调光滤波器TOF1(41)和一个第二光交叉波分复用器IF2(42)相连;5)所述光网络单元组ONU 组(21)由第一光网络单元ONU(47)和第二光网络单元ONU(52)两个光网络单元组成:一个第三光环形器OC3(43)的第1端口和一个第二光分路器2(44)相连;所述第二光分路器2(44)的第1端口和一个第一下行信号接收机RX_1(45)相连;所述第二光分路器2(44)的第2端口和一个第二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2(51)的第1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2(51)的第2端口和第四光环形器OC4(48)的第2端口相连;第四光环形器OC4(48)的第1端口和一个第三光分路器3(49)相连;第三光分路器3(49)的第1端口和一个第一下行信号接收机RX_N+1(50)相连;该第三光分路器3(49)的第2端口和一个第一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1(46)的第1端口相连;第一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1(46)的第2端口和所述第三光环形器OC3(43)的第2端口相连。
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