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组中医治疗肝病药物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
摘要 一组中医治疗肝病药物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开发出一组疗效显著、制作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的针对肝病、肾病、肺系疾病的治疗药物,即外敷及内服药物,根据治疗过程及临床需要,将该组药物的使用方法归纳为“叠加疗法”,通过对若干种中医药材进行科学选择,精心熬制、煎煮制成外敷膏药及内服药,辅以热水袋外敷治疗,以达到对疾病标本兼治的目的。“叠加疗法”是将热水袋——普通热水袋,外敷药、内服药三种效力重叠相加对付疾病的方法。其中水袋起引导药力的作用,是统帅;外敷药对病灶是攻坚,而内服药则是调理和巩固。
申请公布号 CN10412764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1.05
申请号 CN201410403017.1 申请日期 2014.08.16
申请人 李龙 发明人 李龙
分类号 A61K36/896(2006.01)I;A61K36/889(2006.01)I;A61K36/9066(2006.01)I;A61K36/8998(2006.01)I;A61K36/484(2006.01)I;A61P1/16(2006.01)I;A61P7/10(2006.01)I;A61K33/04(2006.01)N;A61K33/06(2006.01)N;A61K33/36(2006.01)N;A61K35/56(2006.01)N;A61K35/64(2006.01)N;A61K35/24(2006.01)N;A61K35/32(2006.01)N;A61K35/36(2006.01)N;A61K35/6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组中医治疗肝病药物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包括:外敷膏药药物组成、制作工艺,内服药的药物组成、制作及煎煮方法,以及两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外敷膏药 (1)组分配比:马钱子3g、雄黄2g、白矾10g、斑蝥0.5g、血竭8g、丝瓜络30g、壁虎10g、乳香30g、设药30g、透骨草30g、急性子30g、当归30g、红花15g、凌霄花15g、芒硝30g、桃仁15g、大黄10g、槟榔30g、牵牛子15g;(2)外敷膏药制作工艺①     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先熬坚硬的、肉质的及鲜药,后熬质地疏松的花、草、叶、皮;②     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达到320℃—330℃时,改为中火,炼油时应不断撩油;③     离火下丹成膏:油脂在高温时,离火加入铅丹后再次熬炼,并不断撩油,搅拌均匀,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同时铅盐又促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状;④     “去火毒”:把熬制好的膏药,徐徐倾入冷水中,浸于冷水中24~48小时取出备用;(3)使用方法:将上述流程④熬制好的膏药涂于帖上敷于患处,再备普通热水袋一只,灌入45℃~90℃热水,敷在膏药处;(二)内服药——调理巩固方     方药(1)组分配比:雄黄1两、芒硝1两、巴豆5钱、甘草1两;制作工艺:同研细末,过一百目筛、加面粉2两,入笼蒸熟,制成梧子大,晒干即成,每服24丸,日2次;     方药(2)组分配比: 巴豆0.3g、三棱10g、莪术10g、水蛭6g、蟅虫10g、虻虫1.5g、蛤蟆皮0.03g、蜈蚣3g、鳖甲30g、牡蛎30g、五灵脂10g、羚羊角3g、半枝莲15g、穿山甲10g、野菊花30g、川棟子20g、甘草10g、大黄12g、泽兰15g、瓦楞子15g、赤芍15g、柴胡15g、丹参30g;     制作工艺:同研细末,过一百目筛,加白面500g、入笼蒸熟,制成梧子大,晒干即成,每服20丸,日2次;方药(3)组分配比: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首乌15g、当归15g、败酱草30g、丹参30g、郁金香12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杜仲15g、龟板30g、黄精15g、黄花30g、连翘30g、猪苓10g、泽泻10g、甘草10g、山楂30g、神曲15g、麦芽10g、生地30g、石斛15g,其中黄花须九蒸九晒;煎煮方法:用新井水浸泡20‑30分钟即可煮煎,以开为度,先武火后文火。
地址 221200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睢城镇红叶北路9号4幢5单元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