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分散剂工作液与铜/镍电极的电火花小孔加工工艺
摘要 一种利用分散剂工作液与铜/镍电极的电火花小孔加工工艺,属于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利用水基工作液和铜/镍复合电极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工艺,本发明不需要对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进行任何改造,仅仅利用新型的水基分散剂工作液和黄铜管状电极的外表面电镀一层熔点高于内部基础材料的金属镍,形成复合电极,这种电镀工艺成熟,工作液核心原材料价格低廉,配置简单实用,经济而易实现,且利用较少的投入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加工速度、深径比、加工质量和降低工具相对损耗率。不仅提高电火花小孔加工速度、深径比,而且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改善了加工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10410796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0.22
申请号 CN201410282572.3 申请日期 2014.06.23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发明人 曹明让;安海亮;郭红桥;潘鹏山;杨胜强
分类号 B23H9/14(2006.01)I;B23H1/08(2006.01)I 主分类号 B23H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卢茂春
主权项 一种利用分散剂工作液与铜/镍电极的电火花小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利用水基分散剂工作液和铜/镍复合电极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为:1)水基分散剂工作液的研制水基分散剂工作液,其配方为:表1工作液的配方<img file="FDA0000525635000000011.GIF" wi="1678" he="288" />T‑225分散剂性能<img file="FDA0000525635000000012.GIF" wi="1678" he="612" />T‑225分散剂规格如下:牌号:泰和55719‑33‑0 产地:山东枣庄主要成份: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分散剂工作液配制工艺:首先准备一个25~35L的塑料桶和一个1L的量筒;在塑料桶中加入20~25L的自来水,用量筒取0.5~1.0L的T‑225分散剂倒入塑料桶中,用塑料棒或是橡胶棒搅拌3~5分钟,待充分融合后置于常温下以待使用;T‑225分散剂能够很好地分散那些难溶解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并且环保、无腐蚀、易长期保存,此外,自来水取之方便分散剂价格便宜所需量少因此经济性能好。2)铜镍复合工具电极的制备选用多孔黄铜管状电极作为基体在其外层镀覆其他金属Ni材料制备为复合工具电极。基体工具电极选用:直径为φ2mm冷拔的多孔黄铜管外层金属选用:金属Ni元素方法:电镀镀层厚度:0.02mm电解液配制及选用:硫酸镍200‑250g.L<sup>‑1</sup>氯化镍30‑35g.L<sup>‑1</sup>硼酸30‑35g.L<sup>‑1</sup>糖精0.5‑0.8g.L<sup>‑1</sup>温度50‑60摄氏度十二烷基磺酸钠0.05‑0.08g.L<sup>‑1</sup>电镀工艺过程:首先对黄铜电极表面进行除油清洁,而后在浓度为10%的硫酸溶液中进行活化操作,严格掌握时间3‑5s,最后把普通黄铜管状电极置入已配置好的电镀液槽中,并接入直流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如附图2的10所示,作为阳极的镍料接入直流电源的正极如附图2的9所示,镀镍开始;3)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利用1)研制的水基分散剂工作液和2)制备的铜镍复合电极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脉冲电源正极接被加工件,负极接制备的铜镍复合电极,工作液压力为3.5MPa,加工电流的变化范围是5‑25A,电流脉冲宽度的范围是8‑80μs,被加工工件范围为所有的导电的金属固体材料;4)测量与计算小孔加工完毕,关闭电火花加工机床,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深度和电极的损耗量,用数字秒表记录其加工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加工孔的深度,即为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加工速度,同时计算出电极的相对损耗和深径比,相对电极损耗是单位时间工具电极的损耗量除以单位时间加工孔的深度的百分数,而深径比是加工孔的深度与孔直径的比值。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