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包括(1)生态景观蓄水池;(2)叠水净化;(3)景观滤池;(4)卵石池,该系统融合多种景观工程的景观效果、水循环的美学效果并分析影响水质的内在机理,在保持和改善水质的同时能够极大结合自然界多种生物的优势,合理调配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并注重工程周边景观协调性和统筹运用,使其在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同时维持此工艺系统地动态平衡。
申请公布号 CN10409818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0.15
申请号 CN201410373169.1 申请日期 2014.07.31
申请人 北京林业大学 发明人 梁文艳;郑丽丽;胡绍杰;李俊清
分类号 C02F3/32(2006.01)I;E02B3/00(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3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代理人 高宇
主权项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依地势由高到低依次包含以下景观:(1)生态景观蓄水池;(2)叠水净化;(3)景观滤池;(4)卵石池,组合方式为:(1)(2)(3)(4)、(1)(3)(2)(4)、(1)(2)(4)(3),其中,(1)生态景观蓄水池,水深&lt;1.5m,水力停留时间≥1h,水力负荷&lt;360m<sup>3</sup>/m<sup>2</sup>·d,池底用混凝土掺杂粗沙构筑,植物以盆栽浮水植物睡莲、荇菜置于池正中,占池表面积的1/3,生态景观蓄水池池周以硬质化铺设;(2)叠水净化,包含至少有一级≥1.5m的叠水;(3)景观滤池,长宽比在1~4,水力停留时间≥5h,池底包含不同基质:最下部是夯实土层,防止土壤颗粒被击溅导致二次悬浮,上面铺设20cm~30cm厚粒径10~20mm的砾石层,对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上部以沸石为基质,对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粒径为10~20mm,深度约10~15cm,最上部是粒径30~50mm的卵石;(4)卵石池,水深最好在25~60cm之间,水力停留时间≥3h,水力负荷&lt;30m<sup>3</sup>/m<sup>2</sup>·d,池底铺设一层粒径50mm~200mm的卵石,卵石层厚度在10~30cm,景观滤池和卵石池的池周搭配美人蕉、芦竹、棕竹,株距在0.4~0.6m,池与周边道路之间的边坡为植被缓冲带,不采用硬质化护坡,植被缓冲带种植簇生的芦竹、棕竹,按每平米6~8株的密度分散混搭,并在间隙处密植草坪草,种植规格为12~18g/m<sup>2</sup>。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