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半干旱区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膜的覆盖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种植方法。一种半干旱区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种植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田间设计;(2)整理土地和起垄,地面平整:在作物播种前7天进行整地和起垄;(3)施肥:(4)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拉力是普通地膜的拉力1/6-1/8;生物可降解地膜离地面高度为3-5mm;播种前7天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5)播种:(6)田间管理;(7)收获;(8)在作物收获后,不收集生物可降解地膜残留,将地膜残留物翻耕埋入土壤深度20‐30cm。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较高气密性,地膜覆盖后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温,增加土壤水分、加速作物生育进程和提高作物产量:与传统耕作(平作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种植的作物的成熟期提前7‐10天,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58%和14‐45%。
申请公布号 CN10334008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0.15
申请号 CN201310313875.2 申请日期 2013.07.24
申请人 甘肃农业大学 发明人 王琦;刘青林;张恩和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G13/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真
主权项 一种半干旱区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1)田间设计;(2)整理土地和起垄,地面平整:在作物播种前7天进行整地和起垄;(3)施肥:过磷酸钙350‑420 kg hm<sup>‑2</sup>和尿素220 ‑300 kg hm<sup>‑2</sup>作为基肥,播种前2种肥料混合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入土壤,施肥深度20‑30 cm;(4)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拉力是普通地膜覆盖的拉力1/6‑1/8;生物可降解地膜离地面高度为3‑5mm;播种前7天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所述的步骤4)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覆盖,在降水 250‑400mm 地区,为生物可降解地膜全地面覆盖种植;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地区,为生物可降解地膜部分地面覆盖种植;当生物可降解地膜破坏程度大于20 %,可视为其失去保水效果;当生物可降解地膜破坏比例大于 80 %,要换膜;(5)播种:1)对马铃薯和玉米穴播类作物,播种密度分别为0.8‑1.2×10<sup>5</sup> 株 hm<sup>‑2</sup>和4.8‑5.2×10<sup>4</sup> 株 hm<sup>‑2</sup>,播种深度分别为15‑20cm和8‑10 cm ;2)对紫花苜蓿、燕麦和春小麦条播类作物,进行穴播种植,紫花苜蓿、燕麦和春小麦播种量分别为20‑22.5 kg hm<sup>‑2</sup>、120‑140 kg hm<sup>‑2</sup>和225‑270 kg hm<sup>‑2</sup>;穴播密度为3.2‑3.7×10<sup>4</sup> 穴 hm<sup>‑2</sup>,每穴播种10‑20粒种子;紫花苜蓿播种深度为1‑2cm,燕麦和春小麦播种深度为3‑5cm;3)紫花苜蓿、燕麦、马铃薯、春小麦、玉米最佳播种时间分别为3月28日‑6月28日、4月10日‑4月28日、4月10日‑4月28日、3月28日‑4月10日、4月10日‑4月28日;(6)田间管理:1)对传统穴播类作物马铃薯和玉米,采用穴播种植,当垄上或沟中植株高度达到3‑5 cm,及时开口放苗,选在早晨6‑8点或下午6‑8点或阴天放苗,每穴只放1株壮苗,穴孔直径为2‑3 cm,然后用细湿润土与草木灰混合土覆盖穴孔;2)对传统条播类作物紫花苜蓿、燕麦和春小麦,采用穴播种植,当垄上或沟中植株高度达到2‑3 cm,及时开口放苗,选在早晨6‑8点或下午6‑8点或阴天放苗,每穴只放10‑20株壮苗,穴孔直径为3‑5 cm,然后用细湿润土与草木灰混合土覆盖穴孔;3)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只在播种期施肥1次,不施追肥,采用人工除草;采用自然降雨,不进行灌溉; (7)收获:采用手工收获紫花苜蓿、燕麦、马铃薯、春小麦、玉米;紫花苜蓿刈割2茬,刈割时间分别为6月20‑28日和10月1‑10日;燕麦收获时间为8月15‑20日;马铃薯收获时间为10月1‑10日;春小麦收获时间为7月10‑20日;玉米收获时间为10月1‑10日;(8)在作物收获后,不收集生物可降解地膜残留,将地膜残留物翻耕埋入土壤深度20‑30cm。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