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大鳞副泥鳅杂交一代人工扩繁方法
摘要 大鳞副泥鳅杂交一代人工扩繁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亲本培育、池塘管理、人工繁殖、产卵孵化、适时捕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收益。
申请公布号 CN10405460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9.24
申请号 CN201410253634.8 申请日期 2014.06.09
申请人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孙棠丽;孙守旗;苏加胜;苏家会;顾绍兴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主权项 大鳞副泥鳅杂交一代人工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亲本培育1、池塘基本条件选择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粘土或黄土的地方修建大鳞副泥鳅亲本池塘,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空气无污染,面积1000‑2000m<sup>2</sup>,东西走向,池塘深度100‑200cm,水位保持60‑80cm,池底部淤泥深度10cm‑20cm,设置排水系统,进水口高出水面0.3m‑0.5m,排水口设置防逃滤网。2、清塘施肥亲本池塘在放养前,池塘留有10‑20cm深水体,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00‑150kg/667m<sup>2</sup>,化水后全池泼洒,每亩池塘施入200kg牛粪、鸡粪。3、投放大鳞副泥鳅亲本的规格要求:池州野生大鳞副泥鳅雌鳅体长≥14.5厘米,体重≥17克,春季繁殖前能够清楚地看到卵巢轮廓,每亩投放亲本大鳞副泥鳅2500组,雌雄比为1:2。池塘管理1、巡塘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大鳞副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加强对大鳞副泥鳅池塘的防逃设施的管理,发现漏洞及时修复。清除水蛇、青蛙、龙虾。2、投饵春季当水温达到大于10℃,投喂亲本大鳞副泥鳅饲料,每日2次,投喂时间:上午10:00,下午16:30。日投喂量:1%‑2%。水温达到大于20℃后,日投喂量增加到2.5%‑5.5%。3、冲水水温到达大于15℃,每周冲水1次,每次40min‑80min左右,用流水刺激亲本大鳞副泥鳅性腺发育。4、透明度5、大鳞副泥鳅亲本池塘的透明度在5‑15cm。6、病害防治春季水温在10℃以上后,及时清除残饵、病死大鳞副泥鳅,每周用聚维酮碘、强氯精、驱虫散药物预防鱼病。在进行药物防治时,优先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人工繁殖1、亲本选取大鳞副泥鳅亲本网箱:网目要求以最小亲本大鳞副泥鳅无法通过为准,人工手捞从水中捞取大鳞副泥鳅,逐条挑选发育成熟的亲鳅,发育不好的亲鳅回池塘继续培育,雌雄挑选比例为1:20,整个挑选过程控制在2h以内。2、自然产卵把人工挑选好的亲本放在产卵网中待产,产卵网上方遮阴,24小时不间断微流水刺激,网中布置柳树须、棕榈皮作为亲本产卵附着物。产卵孵化1、产卵:挑选后的大鳞副泥鳅及时放入产卵池中待产,效应时间25℃时为8‑12h,28℃时8‑9h,注射后的亲鱼采用微流水刺激,自然受精,受精卵呈弱粘性。产卵结束后,立即将受精卵转入环道孵化。2、孵化:在环道中进行,开始加大水流并不停用操板从环道底部将受精卵翻起,冲水操作30min,呈现出淡黄色,较透明,卵球两极分化,出现动物极和植物极。3、孵化管理:受精卵用环道池孵化,每立方水体里放卵50‑80万粒。水质清洁,透明,不含泥沙,无污染,无敌害生物,PH值7‑8.5,孵化水温为25‑28℃,水温温差不宜超过±3℃,孵化时设遮阳网,水流流速控制在0.1m/s,出膜前后加大流量至0.2m/s,当鳅苗能平行游动时,水流为0.5m/s。适时捕捞1、最佳时期大鳞副泥鳅苗全长为3‑3.5mm,吻端具粘着器,水温22℃时出苗30‑45h,能做简单的游动,能开口吃食。2、起捕工具采用环道张网、张箱,网目为60目。3、起捕方法一人双手持网架,使网口直立于环道中,顺水进行张捕操作,另一人拿张箱在后网口接苗。轻轻提起张箱沥水后,计数、出池。
地址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