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羌活种子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羌活种子处理方法,特别是萌发前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000克羌活种子;用50~500ppm生长素按羌活种子量的20%,拌入羌活种子,拌匀,于5~25℃,处理90天后,按羌活种子量的25%,拌入50~500ppm赤霉素,拌匀,在10~25℃条件下处理60天。数取处理后羌活种子3份,每份1000粒,20℃萌发1周,统计发芽率。本技术采用生长素和赤霉素两种植物处理后,可显著改善羌活种子发芽率,使其达到95%以上。为实现羌活人工规范化种植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404122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9.17
申请号 CN201410308185.2 申请日期 2014.07.01
申请人 青海师范大学 发明人 陈志;尚军;韩鸿萍;马永贵;乔枫;谢惠春;鲍敏
分类号 A01C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C1/0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代理人 哈庆华
主权项 一种羌活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1000克羌活种子;2)采用生长素处理羌活种子:用浓度为50~500 ppm生长素按羌活种子量的20%,拌入羌活种子,拌匀,于5~25℃,放置90天;3)采用赤霉素处理羌活种子:用浓度为50~500 ppm生长素按羌活种子量的20%,拌入羌活种子,拌匀,于5~25℃,放置90天;4)数取处理后羌活种子3份,每份1000粒,进行萌发,统计种子发芽率。
地址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