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用智能控制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用智能控制器,包括:手动旋转编码开关通过第一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微处理器;车速信号、ABS信号通过第二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微处理器;刹车踏板信号通过第一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端通过光电隔离驱动功率电路连接缓速器线圈的输入端,光电隔离驱动功率电路输出的驱动功率器件电流信号通过第二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缓速器线圈温度信号、驱动功率器件温度信号通过第三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其优点有:通过选择编码开关可实现通过缓速线圈电流的无极调节。选用集成双MOSFET功率芯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硬件保护电路对系统异常能做出快速反应。
申请公布号 CN10259424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8.13
申请号 CN201210075813.8 申请日期 2012.03.20
申请人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发明人 高扬
分类号 H02P15/00(2006.01)I;B60L7/28(2006.01)I 主分类号 H02P15/00(2006.01)I
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
主权项 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用智能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手动旋转编码开关输入电路、第一光电隔离电路、第二光电隔离电路、光电隔离驱动功率电路、第一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缓速器线圈、第二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第三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显示屏;所述手动旋转编码开关具有开关功能和编码输出功能,通过第一光电隔离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车速信号、ABS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刹车踏板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光电隔离驱动功率电路连接所述缓速器线圈的输入端,同时光电隔离驱动功率电路输出的驱动功率器件电流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缓速器线圈温度信号、驱动功率器件温度信号通过第三模拟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显示屏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第三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工作指示灯与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工作指示灯包括缓速器控制器电源指示灯与制动状态指示灯;所述手动旋转编码开关输入电路包括旋转编码开关CI11‑CT‑V1Y22‑LFACF,CI11‑CT‑V1Y22‑LFACF的引脚E接地,并通过第一电容(C1)与引脚D连接,引脚D连接第一光耦(IC1)发光二极管阴极,第一光耦(IC1)发光二极管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到+5V电源,并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一光耦(IC1)的接收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5V电源,并连接到集成同向器74LS07‑1的1脚,第一光耦(IC1)接收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第三电容(C3)相连,集成同向器74LS07‑1的2脚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3.3V电源,并输出到微处理器;CI11‑CT‑V1Y22‑LFACF的引脚C接地,引脚A连接第二光耦(IC2)发光二极管阴极,第二光耦(IC2)发光二极管阳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到+5V电源,并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光耦(IC2)接收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5V电源,并连接到集成同向器74LS07‑2的3脚,第二光耦(IC2)接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电容C4相连,集成同向器74LS07‑2的4脚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3.3V电源,并输出到微处理器;旋转编码开关的引脚B连接第三光耦(IC3)发光二极管阴极,第三光耦(IC3)发光二极管阳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5V电源,并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第三光耦(IC3)接收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5V电源,并连接到集成同向器74LS07‑3的5脚,第三光耦(IC3)接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C6)相连,集成同向器74LS07‑3的6脚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3.3V电源,并输出到微处理器。
地址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湖大道200号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C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