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耐高压双向摆线转子流量计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压双向摆线转子流量计,由上端盖、环形空腔壳体和下端盖组成耐高压密闭空腔,密封空腔内有一根齿轮轴,分别支撑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轴孔中;齿轮轴上安装有摆线型内转子,内转子与齿轮轴间可通过高精度球轴承或无油轴承连接;内转子外侧是与其啮合的外转子,外转子外侧是固定在环形空腔壳体上的无油轴承,外转子可在无油轴承内自由旋转;外转子回转轴心与内转子回转轴心存在偏心,偏心距为e;在外转子上端面上,以外转子回转轴为中心,可分别嵌入多对磁钢,磁钢需成对出现且N极S极间隔布置。上端盖中,以外转子回转轴为中心开有两个小孔,小孔下端装有一块耐高压、非导磁的隔离片,隔离片上各布置一枚磁敏传感器。<!--1-->
申请公布号 CN10291433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8.13
申请号 CN201210452717.0 申请日期 2012.11.13
申请人 浙江大学;杭州广展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硕;丁凡;沈富泉;丁川;满在朋;何冰亮;黄挺峰
分类号 G01F11/22(2006.01)I 主分类号 G01F11/22(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主权项 耐高压双向摆线转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端盖(1)、环形空腔壳体(2)和下端盖(3)组成的耐高压密闭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壳体(2)内设有齿轮轴(6)、相互啮合的内转子(5)和外转子(4),所述齿轮轴(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3)依靠过渡配合实现相连;齿轮轴(6)被套装在内转子(5)的内腔中,内转子(5)被套装在外转子(4)的内腔中,所述内转子(5)通过轴承Ⅰ(8)与齿轮轴(6)转动相连,所述外转子(4)通过轴承Ⅱ(7)与环形空腔壳体(2)转动相连;所述外转子(4)的回转轴心与内转子(5)的回转轴心存在偏心,在外转子(4)的内腔中转动的内转子(5)外壁与外转子(4)内壁形成若干个容积周期变化的密封腔;在外转子(4)的上端面上以外转子(4)回转轴为中心设置1~4对的永久磁钢组件,所述每对永久磁钢组件由两个以外转子(4)回转轴为中心成180°布置的永久磁钢(9)组成;所述位于外转子(4)上的相邻的永久磁钢(9)的N极和S极相互错开;在上端盖(1)内设置第一传感器小孔(17)和第二传感器小孔(18),所述第一传感器小孔(17)和第二传感器小孔(18)均贯穿上端盖(1),第一传感器小孔(17)和第二传感器小孔(18)内各自设有一块耐高压、非导磁的隔离片(15),所述每块隔离片(15)上布置一枚磁敏传感器(16);在下端盖(3)上设有储油槽Ⅰ(21)和储油槽Ⅱ(22),连接内转子(5)回转轴在下端盖(3)的投影点和外转子(4)回转轴在下端盖(3)的投影点作为偏心距连线;所述储油槽Ⅰ(21)和储油槽Ⅱ(22)分别位于偏心距连线的两侧;所述内转子(5)外壁与外转子(4)内壁形成的若干个容积周期变化的密封腔与储油槽Ⅰ(21)和储油槽Ⅱ(22)中的任意一个相连通;在下端盖(3)上分别设有通油口Ⅰ(19)和通油口Ⅱ(20),所述通油口Ⅰ(19)与储油槽Ⅰ(21)相连通,通油口Ⅱ(20)与储油槽Ⅱ(22)相连通;在上端盖(1)上设有与储油槽Ⅰ(21)和储油槽Ⅱ(22)相一一对应的均压油槽Ⅰ(23)和均压油槽Ⅱ(24),从而确保内转子(5)和外转子(4)的轴向受力平衡;所述外转子(4)的齿数比内转子(5)的齿数多1。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