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紫皮大蒜与玉米防病虫害间作套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皮大蒜与玉米防病虫害间作套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选择紫皮大蒜和玉米常规栽培品种,将所选种子进行处理,使大蒜提前春化,提早发芽;蒜种播前采用大蒜专用拌种剂拌种,晾晒后播种,减少大蒜苗期病害发生,促进种蒜生根,增加抗性;进行玉米播种时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拌种,预防玉米黑穗病、叶锈病,地下害虫及鼠害。将紫皮大蒜和玉米采用“3+1”模式间隔种植、追肥,最后收获。本发明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收得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大规模栽培,并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申请公布号 CN10394743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7.30
申请号 CN201410198681.7 申请日期 2014.05.13
申请人 遵义琦琅生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隋常玲;刘衍民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0(2006.01)I;A01C1/0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李雪梅
主权项 一种紫皮大蒜与玉米防病虫害间作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种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一)品种选择大蒜品种:紫皮大蒜,生育期260天;玉米品种:常规栽培品种,生育期120天;(二)种子处理1、大蒜种子处理:(1)播前将蒜瓣分大、中、小三级,选色泽正、芽肥壮的大瓣和中瓣作为蒜种,并去除底盘;(2)将蒜瓣分级的大蒜种子预冷降温7~10天,温度降至0~5℃,进行低温处理,保持室温0~1℃、湿度75~80%、30~40天,使大蒜提前春化,提早发芽;(3)大蒜播前采用大蒜专用拌种剂拌种,晾晒后播种,减少大蒜苗期病害发生,促进种蒜生根,增加抗性;2、玉米种子处理: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拌种,预防玉米黑穗病、叶锈病,地下害虫及鼠害;(三)整地秋季结合深翻,消灭越冬虫卵,并灌足冬水;早春及时耙耱、镇压保墒、精细整地;全田施基肥包括腐熟粪肥5000kg/667m<sup>2</sup>,肥料随耕翻入土;(四)播种紫皮大蒜和玉米间隔种植,采用“3+1”模式,即在行带1m的距离种植3行紫皮大蒜,1行玉米的种植模式;大蒜播种:播种期在8月下旬~9月中旬为宜;选择上季玉米行带,先开沟,间隔15~20cm开深5cm浅沟,将蒜瓣芽朝上按入沟内湿土中,蒜瓣背腹线的方向与播种行向一致;开另一条沟的土将前一条沟覆平,土厚4cm~5cm,共三条,后耱平,行距15~20cm,行带宽45~60cm,株距5cm~6cm,密度以4万株/667m<sup>2</sup>为宜;两种沟之间划肥沟,施用紫皮大蒜专用生物有机复混肥50kg/667m<sup>2</sup>做为基肥,占全生育期总肥量的50%;玉米播种:玉米的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选择上季大蒜行带,穴施、穴距30cm、深5cm,每穴点种两粒,出苗后间苗、覆土、耙平;在穴侧5cm,划肥沟,将基密度以4万株/667m<sup>2</sup>为宜,施用玉米专用缓释生物有机复混肥90kg/667m<sup>2</sup>做为基肥,占全生育期总肥量的50%;(五)追肥大蒜追肥:在蒜薹伸长期追施50kg/667m<sup>2</sup>紫皮大蒜专用生物有机复混肥,施用方式,在两行大蒜中间轻划一道施肥沟,肥料施入后将土趟平;开沟形式施在两行大蒜中间,在紫皮大蒜苗期、蒜薹伸长期、蒜头膨大期各喷施一次腐殖酸叶面肥, 每次150g/667m<sup>2</sup>,稀释300倍,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营养物质吸收能力;玉米追肥:在玉米的大口期追在基肥的另一侧,玉米专用生物有机复混肥90kg/667m<sup>2</sup>做为追肥;(六)收获大蒜收获:收获时间为5月上旬;玉米收获:收获时间为8月中旬。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川路E栋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