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在骨损伤修复材料表面制备载生长因子涂层的方法
摘要 一种在骨损伤修复金属材料表面制备载生长因子涂层的方法。它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5-100个单元膜;单元膜由里到外有四层,分别为带正电的聚电解质层(带氨基的聚阳离子层)、氧化聚多糖层(带负电)、带正电荷的包埋生长因子的微纳颗粒层、氧化聚多糖层(带负电)。单元膜内带正电的微纳颗粒通过静电吸附被夹在带负电的两层氧化聚多糖层之间,其带的氨基,又能与氧化聚多糖的醛基发生共价结合,使微纳颗粒更好地固载于单元膜内。单元膜之间通过带氨基的聚阳离子与带醛基的氧化聚多糖既能共价结合、交联,同时又带相反电性,有静电吸附作用,单元膜间结合力强;涂层稳定性好,降解缓慢,骨诱导作用时间长而可控,骨诱导效果好。
申请公布号 CN10319146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7.02
申请号 CN201310119783.0 申请日期 2013.04.08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鲁雄;董丽;王振铭;谢超鸣;韩璐;刘敏
分类号 A61L27/54(2006.01)I;A61L27/34(2006.01)I;A61L27/40(2006.01)I;A61L27/28(2006.01)I 主分类号 A61L27/54(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代理人 陈树明
主权项 一种在骨损伤修复材料表面制备载生长因子涂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生长因子溶解于浓度为1‑3mg/ml的显负电性的聚多糖溶液,得到生长因子浓度为0.5‑10μg/ml的混合液,再将混合液与浓度为1‑3mg/ml的带氨基的聚阳离子溶液按1:2‑10的体积比混合,并搅拌、离心、冷冻干燥,再溶于水制得浓度为0.5‑2mg/ml的带正电荷的载生长因子的微纳球溶液;B、将在溶液中显负电性且含邻二醇的聚多糖配制成浓度为20mg/ml的溶液,再将该溶液在避光条件下与等体积的高碘酸钠水溶液混合、搅拌6h,其中加入的高碘酸钠与聚多糖单体单元的摩尔比为1:1‑2.5;随后再加入与高碘酸钠等摩尔的乙二醇,反应2h;反应后将溶液进行透析、取透析袋中的液体冷冻干燥,再溶于水制得浓度为0.5‑2mg/ml的多醛基聚多糖溶液;C、将骨损伤修复材料依次用多巴胺溶液、戊二醛溶液浸泡,使材料表面通过多巴胺接枝戊二醛;D、将C步得到的接枝有戊二醛的骨损伤修复材料浸泡于带氨基的聚阳离子溶液5‑10分钟,溶液的聚阳离子浓度为0.5mg/ml‑2mg/ml,清洗、干燥后得到外表面层为带氨基的聚阳离子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E、将外表面层为带氨基的聚阳离子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在B步的多醛基聚多糖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清洗、干燥后得到外表面层为多醛基聚多糖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F、将E步的骨损伤修复材料在A步得到的微纳球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清洗、干燥后得到外表面层为载生长因子微纳球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G、将F步得到的骨损伤修复材料在B步的多醛基聚多糖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清洗、干燥后得到外表面层为多醛基聚多糖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H、将G步得到的骨损伤修复材料浸泡于D步中的带氨基的聚阳离子溶液5‑10分钟,清洗、干燥后得到外表面层为带氨基的聚阳离子层的骨损伤修复材料;重复E‑H步的操作5‑100次,即在骨损伤修复材料表面制备出载生长因子涂层。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