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本发明结合香港牡蛎不同产地贝壳厚度存在差异,同一产地仍存在贝壳厚度多态性的生物学特征,根据贝壳厚度与出肉率负相关原则;通过不同产地贝壳厚度初次筛选、二次优选、优群自繁、定向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协同选择,获得出高产、优质可稳定遗传的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本发明获得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将传统养殖牡蛎13-17%的出肉率提高至22-25%,使其出肉率提高了30-90%,这为香港牡蛎养殖业产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89165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7.02
申请号 CN201410118023.2 申请日期 2014.03.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张跃环;肖述;李琼珍;张扬;李军;喻子牛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主权项 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初次筛选:比较不同地理群体间香港牡蛎贝壳厚度,初步筛选出贝壳最薄,出肉率较高的类群作为薄壳核心类群;b、二次优选:以a步骤中薄壳核心类群作为基础群体,优选出群体内部5‑10%贝壳最薄,出肉率较高的薄壳类群作为优选类群;c、优群自繁:以b步骤中优选类群作为繁殖群体,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子代培育,获得薄壳新品系F1;d、定向纯化:以c步骤的薄壳新品系F1作为亲本,重复b‑c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以获得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
地址 510301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