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连续可调环带照明视网膜暗视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仪
摘要 连续可调环带照明视网膜暗视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仪,包括:扫频光源、第一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至第六透镜、第一和第二可变光阑、第一和第二轴锥镜、第一和第二平移台、分光片、垂直和水平扫描器、色散补偿片、第一和第二偏振控制器、平衡探测器、第一至第七单模光纤、函数发生卡、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等。该仪器基于扫频OCT技术来实现视网膜的纵向高分辨层析成像;采用一对锥顶相对安装的轴锥镜对来形成大小和厚度可连续调节的环带照明光束,以实现暗视场照明;并采用一可变光阑来滤除照明光信号及其后向反射光信号,而只探测来自视网膜的暗视场光信号。本发明具有环带照明连续可调和图像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强立体感的特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81586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5.28
申请号 CN201410066927.5 申请日期 2014.02.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杨亚良;张雨东;饶学军;王成
分类号 A61B3/12(2006.01)I;A61B3/15(2006.01)I 主分类号 A61B3/1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代理人 孟卜娟
主权项 连续可调环带照明视网膜暗视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扫频光源(1)、第一光纤耦合器(2)、第一透镜(3)、第一可变光阑(4)、第一轴锥镜(5)、第二轴锥镜(5‑6)、第一平移台(7)、分光片(8)、垂直扫描器(9)、水平扫描器(10)、第二透镜(11)、第三透镜(12)、第二可变光阑(15)、第四透镜(16)、第五透镜(17)、第二平移台(18)、色散补偿片(19)、第六透镜(20)、第一偏振控制器(21)、第二偏振控制器(22)、第二光纤耦合器(23)、平衡探测器(24)、第一单模光纤(25)、第二单模光纤(26)、第三单模光纤(27)、第四单模光纤(28)、第五单模光纤(29)、第六单模光纤(30)、第七单模光纤(31)、函数发生卡(32)、数据采集卡(33)和计算机(34);扫频光源(1)发出的光信号由第一单模光纤(25)传输至第一光纤耦合器(2)后被分成两路,分别由第二单模光纤(26)和第三单模光纤(27)传输至样品臂和参考臂;在样品臂中,从第二单模光纤(26)输出的光束,被第一透镜(3)准直和经过第一可变光阑(4)后平行入射固定在第一平移台(7)上的第一轴锥镜(5);从第一轴锥镜(5)出射的光束为圆锥环带光束,通过第二轴锥镜(6)后成为圆柱环带光束;圆柱环带光束依次经过分光片(8)、垂直扫描器(9)、水平扫描器(10)、第二透镜(11)和第三透镜(12)后,被人眼屈光系统(13)聚焦在视网膜(14)上;被视网膜(14)后向反射或散射的样品光信号,沿原路返回至分光片(8)时,部分样品光信号被分光片(8)反射;反射后的样品光信号的边缘部分被第二可变光阑(15)遮挡,透过第二可变光阑(15)的样品光信号,被第四透镜(16)耦合进第四单模光纤(28)中传输至第二光纤耦合器(23);在参考臂中,从第三单模光纤(27)输出的参考光信号,被固定在第二平移台(18)上的第五透镜(17)准直,然后经过色散补偿片(19)后,被第六透镜(20)耦合进第五单模光纤(29)中传输至第二光纤耦合器(23),色散补偿片(19)用于补偿样品臂中各透射器件引起的色散;分别由第四单模光纤(28)、第五单模光纤(29)传输的样品光和参考光信号,经过第二光纤耦合器(23)后各自分成两路,并分别由第六单模光纤(30)和第七单模光纤(31)传输至平衡探测器(24);第一偏振控制器(21)和第二偏振控制器(22)分别安装在第四单模光纤(28)、第五单模光纤(29)上,用于平衡样品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偏振态;扫频光源(1)进行波长扫描的同时发出采样触发信号,去控制数据采集卡(33)同步采集由平衡探测器(24)接收到的干涉光谱信号;由函数发生卡(32)提供的扫描驱动信号与扫频光源(1)发出的采样触发信号同步,分别控制垂直和水平扫描器(9‑10)进行扫描;数据采集卡(33)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计算机(34)进行处理。
地址 610209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350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