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复合桩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作为外围桩的第一桩和作为芯桩的第二桩,第一桩为现浇桩,第二桩为现浇桩或预制桩,第一桩与第二桩的中心距d=0,第二桩与第一桩的面积比S<sub>比</sub>=S2/S1,第二桩与第一桩的长度比L<sub>比</sub>=L2/L1,其中S<sub>比</sub>∈(0,1),L<sub>比</sub>&gt;0.5。本发明施工方便,合理,可根据地层情况、场地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工程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沉管、拔管系统既可以是一套装置,也可以为不同的独立装置,既可一台设备一体化施工一根桩,也可多台设备施工一根桩,还可多台设备流水作业。
申请公布号 CN10382113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5.28
申请号 CN201410088076.4 申请日期 2012.07.02
申请人 朱建新 发明人 朱建新
分类号 E02D5/38(2006.01)I;E02D5/46(2006.01)I;E02D5/50(2006.01)I;E02D5/48(2006.01)I;E02D7/26(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5/38(2006.01)I
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代理人 葛雷
主权项 一种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一)施工第一桩:包括下列方法之一:方法A:(1)移机就位:移动设备,将外管就位于设定桩位上;(2)沉管:将外管下沉至设定的深度;(3)浇筑成型:上提内夯系统,浇筑桩身;(4)拔管成型:拔出外管,桩成型;方法B:(1)移机就位:移动设备,将钻杆就位于设定桩位上;(2)旋压下沉:将钻杆旋压下沉至设定的深度;(3)旋拉上提:将钻杆旋拉,同时将固化剂压灌至桩孔内,旋拉上提至设定高度,完成实心桩;或:将钻杆旋拉,同时将固化剂注入土体,旋拉上提至设定高度,并重复旋压下沉和钻杆旋拉步骤,将固化剂与土体强制机械切削和搅拌旋压,完成实心桩;(4)当第一桩设定为空心桩时,则在步骤(3)完成实心桩施工后1~10小时时,进行下列方法之一的施工:(a)移机就位,螺旋钻杆同心旋压下沉至设定深度,旋拉上提,形成空心桩,且本次螺旋钻孔的成孔直径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直径;本次螺旋钻孔的成孔深度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封底的笔筒型筒桩;或本次螺旋钻孔的成孔深度不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不封底的空心型筒桩;(b)移机就位,自落锤同心提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内夯冲剪桩体,形成剪切口,自落锤反复做上下运动,形成空心桩;本次自落锤内夯桩体成孔直径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直径,本次自落锤内夯桩体成孔深度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封底的笔筒型筒桩;或自落锤内夯桩体成孔深度不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不封底的空心型筒桩;(c)移机就位,采用静压、反压、锤击振动或其他外力同心沉管沉桩至设定深度,拔管拔桩至设定高度,形成空心桩,且本次沉管沉桩的成孔直径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直径;本次沉管沉桩的成孔深度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封底的笔筒型筒桩;或本次沉管沉桩的成孔深度不小于步骤(2)钻杆旋压下沉形成的桩孔深度,形成底部不封底的空心型筒桩;(二)施工第二桩:包括下列方法之一:方法A:(1)就位:将外管同心就位于设定第一桩桩位上;(2)沉管:将外管下沉至设定的深度;(3)浇筑成型:上提内夯系统,浇筑桩身或下放预制桩身,下放预制桩身时,将预制桩身外周围间隙用固化剂充填注满;(4)拔管成型:拔出外管,桩成型;方法B:采用静压、反压、锤击、振动或其他外力与第一桩同心沉桩至设定深度,第二桩为空心预制桩时,沉桩时将空心桩上下封口,封底采用桩靴或铁板,封顶采用塞子或铁板,开挖土方后,取出封顶的塞子或铁板,然后按设计要求分段或全段浇筑钢筋混凝土。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新海通花园19栋1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