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抑芽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成分为β-苯乙醇的生物新型抑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样本采集、培养基培养和固体发酵三个步骤,在固体发酵中又包括了一级菌种培养、二级菌种液培养、三级放大培养、固体发酵室的灭菌、固相发酵菌丝、通风干燥、代谢产物的提取、粗产品获得和活性组分分离的等步骤。本发明制成的抑芽剂有效率达到92-98%,整个生产过程安全无毒,且通过固体发酵的方法发酵过程简单,生产设备投入小,且产物的浓度更高,受杂菌污染的风险小。
申请公布号 CN10378308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5.14
申请号 CN201410058764.6 申请日期 2014.02.21
申请人 重庆迎龙化工厂 发明人 刘令辉
分类号 A01N63/04(2006.01)I;A01P2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N63/04(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代理人 邢江峰
主权项 一种新型抑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标本采集:先从植物中采集Botrytis Cinerea Persr真菌CGMCC NO0357‑1的病害标本,从中选择新鲜、症状典型的标本进行表面消毒,用灭菌水冲洗后,再用组织分离或直接孢子振落法,进行单孢分离、纯化培养;2)培养基培养:将纯化培养后的菌株进行培养基培养,在培养箱温度24℃的情况下,采用PDA培养基,培养48小时;3)固体发酵:一级菌种培养: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将经过步骤2)培养后的菌种转接到三角瓶中,其菌种体积为三角瓶体积的1/3左右,然后置于无菌培养室的旋转式摇床,在25℃的温度下培养48个小时,直到菌丝达到肉眼可观察到的浓度;二级菌种液培养:将经过一级菌种培养的菌丝按1:5比例接种到已灭菌的发酵罐中,发酵液溶积占罐容的2/3左右,然后通入无菌空气,在25℃下培养24小时,形成菌丝较为浓密的高浓度菌丝液;三级放大培养:将经过二级菌种培养的菌丝按1:10比例接种到已灭菌的发酵罐中,发酵液溶积占罐容的1/3左右,然后通入无菌空气,在25℃下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待形成菌丝更为浓密的高浓度菌丝液后放入罐拌料;固体发酵室的灭菌:按照甲醛、高锰酸钾的质量份为2:1的比例混合后熏蒸,熏蒸的范围为甲醛15‑30克/M<sup>3</sup>,时间为24小时;同时将培养盘放在固体发酵室内,同固体发酵室一起熏蒸,固相发酵菌丝:将麦麸、稻糠和水按照2:8:3的比例混合后分装成小袋的混合料,在1.45Mpa下灭菌40分钟,待冷却后按2:1的比例将混合料与经过三级放大培养的发酵液搅拌混匀,然后平摊到经过上述熏蒸的培养盘中,使其厚度为4‑6cm,填料后,培养盘置于上述经过熏蒸的固体发酵室开放培养,温度控制在22‑24℃左右,前期每隔1‑2小时测定温度湿度,如果湿度低于80%,则喷适量的无菌水将温度提高1‑2℃,同时降低湿度,保持该状态5个小时后转入通风干燥阶段;通风干燥:将培养盘上的固体料转入干燥设备内,通风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6‑30℃左右,干燥期间测试湿度,湿度低于4%后可停止干燥;代谢产物的提取:将干燥后的固体料打碎后放入提取罐,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提取代谢产物,提取后放入浓缩罐,浓缩分离出带有清香味膏状、溶于水和酒精的褐色产物;粗产品获得:将提取的褐色产物稀释为100倍、200倍……1200倍系列浓度各5毫升,移入放有经过清洗杀菌的小麦种子的烧杯中,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宜,对照用清水,每一浓度重复3次,置26℃温箱中培养7天,筛选出活性强,产率高的菌株培养所得粗品;活性组分分离:经生测筛选盗活性较高的组分,再用柱层析和TLC法纯化,HPLC分析,应用IRV、UV、MS,结合HNMR仪器解析,确定活性成分β‑苯乙醇的分子量、分子式和结构式。
地址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大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