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香港牡蛎天然采苗效率的预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香港牡蛎天然采苗效率的预报方法。本发明通过幼虫样品采集、表型分类、分子识别、综合评估和适时采苗等环节,在天然海区能够成功获取大量香港牡蛎稚贝。不但提高了天然采苗数量,保证了苗种质量,而且解决了以往盲目性采苗存在的数量不稳、种类混杂、多次复采等问题,这为香港牡蛎资源恢复及其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
申请公布号 CN10376625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5.07
申请号 CN201410015071.9 申请日期 2014.01.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肖述;张跃环;张扬;喻子牛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C12Q1/68(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主权项 一种提高香港牡蛎天然采苗效率的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幼虫采集:在天然海区,当香港牡蛎进入繁殖季节时,定期采集牡蛎样品,观测是否产卵排精,当发现牡蛎受刺激后消瘦,经过10~15天后,受精卵发育至眼点前期幼虫,采集海区表层0.5~1m处的贝类幼虫作为样本;b、表型分类:对采集的样品,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分类,将牡蛎幼虫、其他双壳贝类幼虫和藤壶幼虫进行区分,确定牡蛎幼虫的占比、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的占比以及藤壶幼虫的占比;c、分子识别:随机提取若干个单个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的DNA,用4种巨蛎属牡蛎的复合COI引物进行复合PCR扩增,再经过特异性识别,即可得知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的种类,确定香港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牡蛎幼虫的比例,以及其密度;所述的4种巨蛎属牡蛎的复合COI引物具体为:COI引物1:AAAAAAGATTATAACTAATGCATGTCG(T)G;COI引物2:AGTTACCAAACCCCCCAATTATCAG(C)G;COI引物3:GGAGTAAGTGGATAAGGGTGGATAG;COI引物4:AAGTAACCTTAATAGATCAGGGAAC(A)C;d、综合评估:当香港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牡蛎幼虫的比例≥70%,香港牡蛎眼点前期幼虫的密度≥50个/m<sup>3</sup>,敌害生物藤壶幼虫/牡蛎幼虫的比例≤10%时,达到采苗要求;e、适时采苗:当香港牡蛎眼点前期幼虫发育至眼点后期阶段时,发送采苗预报,投放附着基至海区,即可采收到大量天然香港牡蛎苗种。
地址 510301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