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村镇重污染河水原位生物强化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村镇重污染河水原位生物强化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重度污染河段分隔成净水膜过滤段、生物栅过滤段、人工造流段和湿地布置段4个连续区段作为污水处理单元,污水首先进入净水膜过滤段,自流至生物栅过滤段,然后对整个重度污染河段投放生物底质改良剂对其进行底质改良,污水再流入人工造流段,进入湿地布置段,之后再投放螺、蚬、巨牡蛎对整个河段的重污染河水实施底栖动物控养。本发明以河段作为处理的载体,合理搭配微纳米气泡复氧、高效净水膜与生物栅过滤、河道底质改性、人工造流、浮岛式湿地、底栖动物控养组合技术,持续改善水质,同时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申请公布号 CN10286312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4.30
申请号 CN201210392847.X 申请日期 2012.10.17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张文艺;占明飞;郑泽鑫;李仁霞;戴如娟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主权项 一种村镇重污染河水原位生物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宽度为B的重度污染河段分隔成净水膜过滤段、生物栅过滤段、人工造流段和湿地布置段4个连续区段作为污水处理单元,其中前3个河段为污水收集河段;污水首先进入长度为L<sub>1</sub>的净水膜过滤段,自流至长度为L<sub>2</sub>的生物栅过滤段,然后对整个重度污染河段按照0.03kg/m<sup>2</sup>的密度投放生物底质改良剂对其进行底质改良,污水再流入长度为L<sub>3</sub>的人工造流段,进入长度为L<sub>4</sub>的湿地布置段,之后再按照0.025kg/m<sup>2</sup>的密度投放螺、蚬,按照1个/m<sup>2</sup>的密度投放巨牡蛎对整个河段的重污染河水实施底栖动物控养;其中,L<sub>1</sub>依据所属河段内的主要排污口设置,按该污水收集河段所收集的污水占治理河段总污水排放量的80%确定,其它区段的长度分别为:L<sub>2</sub>=0.5L<sub>1</sub>、L<sub>3</sub>=0.5L<sub>1</sub>、L<sub>4</sub>=2.0L<sub>1</sub>。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