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南方洪涝灾害后,将前茬作物是早稻的稻田选择种植包括秋玉米或秋季蔬菜在内的作物,通过改变双季稻田周年种植模式,进行早稻和秋季作物的水旱轮作。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a.秋玉米灾后补救栽培:引种玉米新品种,采用种子直播,抓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b.秋季蔬菜灾后补救栽培:选择适宜蔬菜品种,采取育苗移栽,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用本发明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可减少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发生后,造成早稻绝收、晚稻秧苗毁灭,无法正常开展晚稻生产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减轻灾后病虫害发生程度,保证经济收入。
申请公布号 CN10374914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4.30
申请号 CN201410048074.2 申请日期 2014.02.12
申请人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发明人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张帆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B79/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袁靖
主权项 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南方洪涝灾害后,将前茬作物是早稻的稻田选择种植包括秋玉米或秋季蔬菜在内的作物,通过改变双季稻田周年种植模式,进行早稻和秋季作物的水旱轮作;秋玉米灾后补救栽培:秋玉米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栽培方式采用种子直播;具体环节操作如下:①整地、开沟起垄、施足底肥:整地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50kg/亩作基肥,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为N:P<sub>2</sub>O<sub>5</sub>:K<sub>2</sub>O=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再精细整地,达到田平土细,按厢面宽2.0米进行开沟起垄,沟深10‑15cm;②播种:选择湘康玉1号、湘康玉2号、中糯304、湘糯2008、科玉2号、或登海11号,于7月10‑20日采用种子直播,播种时每厢播4行,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80cm,窄行行距40cm,穴距30cm,密度为3500穴/亩,用种量为1.5kg/亩,打穴深度为3‑4cm,每穴播3粒,播后盖土2‑3cm;播种前1‑2天,667平方米用10%草甘膦水剂1000毫升兑水30‑40公斤对稻田杂草茎叶进行均匀喷雾,进行杂草防除;3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带土补苗确保全苗;③田间肥水管理:第一次追肥在5‑6叶期进行,施用尿素7.5kg/亩作苗肥;第二次追肥在10‑12叶期,施用尿素10‑15kg/亩、氯化钾5‑10kg/亩,在玉米植株根旁开穴深施;分别在4叶期、6叶期和大喇叭口时期,用敌杀死或菊马乳油喷施;并及时进行排涝和灌溉;④收获:于10月5‑15日即收获,玉米产量在400kg/亩;秋季蔬菜灾后补救栽培:①蔬菜品种选择:选择夏阳白或华阳白作为秋季蔬菜,于7月20日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苗床施底肥,施用45%复合肥30kg/亩,或尿素10kg/亩、过磷酸钙35kg/亩和氯化钾7.5kg/亩作为苗床底肥;②整地、开沟起垄、施基肥:整地前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为硫酸钾复合肥50kg/亩,施基肥后进行犁耙地使基肥与泥土混匀,然后按厢面宽2.0米开垄,沟深10‑15cm;在8月15‑20日进行移栽,移栽时每厢5行,行距35cm,株距30cm,密度为4500株/亩;③田间管理:移栽后及时查苗补缺,莲座期进行第一次追肥,距离根部15‑18cm处挖穴开沟集中施入尿素10‑15kg/亩;结球期进行第二次追肥,追施尿素10‑15kg/亩,喷施方式为浇水后撒施于厢面或兑水淋施。
地址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