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转轮热回装置的加工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轮热回装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制取吸附剂:取分子筛粉、活性碳、硅溶胶、净化水、蒸发剂在常温下混合均匀为液态黏绸状吸附剂;含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制备;蜂窝状芯体的制备;原材料包括平直铝箔、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腈纶线及卷绕形成蜂窝状芯体;转轮热回装置的整体形成:将含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与波浪形凹凸槽铝箔粘合,碾压为成型后铝箔;在卷绕机上进行芯体卷绕形成整圈捆扎式的蜂窝状芯体;装入钣金外壳的壳腔内;安装传动机构及附件为转轮热回装置。本发明转轮热回装置热量回收效率高,在进行室内外对向换气的同时,能把排出污浊空气中的热量交换到引入的室外新风带回室内,使得室内温度不流失。
申请公布号 CN10371232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4.09
申请号 CN201310646159.6 申请日期 2013.12.03
申请人 无锡罗特新风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俞敏光
分类号 F24F12/00(2006.01)I 主分类号 F24F12/00(2006.01)I
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主权项 一种转轮热回装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加工步骤:(1)、制取吸附剂: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取分子筛粉45‑55份、活性碳8‑12份、硅溶胶18‑22份、净化水14‑16份、蒸发剂4‑6份;将上述组份在常温下混合均匀为液态黏绸状吸附剂,即为蜂窝状芯体的吸附剂;(2)、含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制备(a)、选用平直铝箔(1),所述平直铝箔(1)宽度为230mm、厚度为0.04mm;(b)、平直铝箔(1)由涂布机传输运转;运转速度;3m/min,经入液态黏绸状溶剂区,按0.3g/cm²将吸附剂均匀的涂布在平直铝箔1光滑表面;(c)、涂有吸附剂的平直铝箔(1)进入加热烘干固化机的第一加温区的电加热区,采用1KW/根 管状电加热器,加热温度为45‑55℃;对涂有吸附剂的平直铝箔进行预热,预热1‑2分钟;(d)、预热后的涂有吸附剂的平直铝箔(1)进入加热烘干固化机的第二加温区加热,加热温度为70‑90℃;涂有吸附剂的平直铝箔(1)进行加温、固化,加温温度:90℃,固化温度:70‑75℃,固化时间1‑2分钟,固化后的吸附剂牢牢附着于平直铝箔(1);(e)、涂有吸附剂的平直铝箔进入加热烘干固化机的固化区烘干固化,含吸附剂的平直铝箔在常温下冷却定型固化,冷却通风温度:20‑30℃;使含吸附剂的铝箔温度下降收卷绕成含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堆放、存储成品;(3)、蜂窝状芯体的制备蜂窝状芯体的制备在铝箔碾压卷绕组装机组上制备,原材料包括平直铝箔(1)、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2)、腈纶线(3)及蜂窝状芯体(9);所述铝箔碾压卷绕组装机组速度:5m/min;(a)、该机组中主动齿轮(4)转动,带动从动齿轮(6),将平直铝箔(1)碾压成凹凸槽铝箔;所述机组速度:5m/min;(b)、主动齿轮(4)转动,带动从动齿轮(6),腈纶线(3)与凹凸槽铝箔并行,经碾压,再按0.1g/cm²经胶水主动光滑轮(5)涂胶;腈纶线(3)粘附在波浪形凹凸槽铝箔下方,形成捆扎式波浪形凹凸槽铝箔;所述机组速度;5m/min;(c)、将含吸附剂的分子筛铝箔(2)经传输主光滑轮(7)传输,再经碾压主动光滑轮(8)与主动齿轮(4)碾压,且与波浪形凹凸槽铝箔粘合,碾压为成型后铝箔;机组速度:5m/min;(d)、将粘合成型后的铝箔,在卷绕机上进行芯体卷绕形成整圈捆扎式的蜂窝状芯体9;机组速度:5m/min;(4)、转轮热回装置的整体形成(a)、将粘合形成一体的蜂窝状芯体(9),放置于工装加具中固定,芯体圆心处钻孔形成空腔;(b)、将加强筋穿插入空腔固定;再对蜂窝状芯体的两侧面突出的铝箔进行切削,使其两侧面平整统一;(c)、再将铁皮捆绕在蜂窝状芯体的外围,与加强筋焊接固定、打磨为转轮芯体的半成品;(d)、对转轮芯体的半成品表面进行喷涂漆、防锈、防霉处理为转轮芯体成品;(e)、将转轮芯体进行吊装,装入钣金外壳的壳腔内;(f)、安装传动机构及附件;封装钣金外壳;在钣金外壳上贴标识为转轮热回装置。
地址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盛峰村锡陆路307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