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该系统设置在河堤的一侧,沿河堤呈阶梯状;管网雨水经雨水管道流入第一级跌水平台、进入调蓄池,再经第二级跌水平台流入生态缓冲带,再经第三级跌水平台流入植生滞留池;所述第一级跌水平台与生态缓冲带为斜坡状,植生滞留池种植有植物。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排水的同时减少雨水污染径流直接入河的风险,降低了对河道水体水质的冲击破坏,实现了入河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及水环境的改善,也提升了城市水体的景观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203531109U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4.09
申请号 CN201320343030.3 申请日期 2013.06.14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于海明;李阳;席兆胜;孙井梅
分类号 E03F1/00(2006.01)I;C02F3/32(2006.01)I 主分类号 E03F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张宏祥
主权项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置在河堤的一侧,沿河堤呈阶梯状; 管网雨水经雨水管道(4)流入第一级跌水平台(7),再进入调蓄池(1);所述第一级跌水平台(7)沿河堤向下呈25~35度斜坡,斜坡上端与雨水管道(4)出口的垂直处相连接,斜坡下端垂直向下设置有调蓄池(1)的池壁A(17),调蓄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池壁B(18),池壁B(18)的高度高于池壁A(17);池壁B(18)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孔(10);调蓄池(1)的底部设置有双层滤料,滤料底部为自然土;上层滤料为密度较小、粒径较大的轻质滤料(5),下层滤料为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6);当水量较小时,雨水从溢水孔(10)慢慢流出,水量大时雨水则由池壁B(18)的顶部溢流而出; 雨水流出调蓄池(1)后,经第二级跌水平台(8)流入生态缓冲带(2);所述第二级跌水平台(8)设置在池壁B(18)沿河堤向下的一面且与池壁B(18)为一体结构;沿第二级跌水平台(8)向下的河堤斜坡上设置有生态缓冲带(2),生态缓冲带(2)上种植有小草; 所述生态缓冲带(2)的斜坡下端垂直向下设置有植生滞留池(3),植生滞留池(3)临近生态缓冲带(2)的一侧设置有池壁C(19),池壁C(19)沿河堤向下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级跌水平台(9)且与池壁C(19)为一体结构,植生滞留池(3)的另一侧设置有池壁D(20);雨水流出生态缓冲带(2)后,经第三级跌水平台(9)流入植生滞留池(3);池壁C(19)高出生态缓冲带(2)0.10~0.15m,高出部分间隔设置有溢水口(16);池壁D(20)的高度低于池壁C(19)0.10~0.15m,以保证雨量过大时雨水漫流进入河道内;植生滞留池(3)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种植土层(12)、填料层(13)、反渗透层(14)和砾石层(15);种植土层(12)的上面种植有植物(11)。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