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鼠尾藻和海带轮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鼠尾藻和海带轮养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北方同一养殖海域进行海带和鼠尾藻的轮替养殖,在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养殖海带,在4-7月养殖鼠尾藻,利用收获海带后空置的海带养殖设施,改善鼠尾藻的生长条件,改进鼠尾藻养殖维护条件,促进鼠尾藻的生长。在北方养殖海域实现海带和鼠尾藻交替轮养,即借用收获海带后的空置筏架,利用鼠尾藻的快速生长期,改善鼠尾藻的生长条件,促进鼠尾藻的生长。与原有的养殖方式相比,主要有两点优势,一是节省鼠尾藻养殖设施,节约养殖成本;二是充分利用海域资源,同时改善鼠尾藻养殖条件,增加生态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海域资源,提高海藻养殖价值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 CN10368884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4.02
申请号 CN201310673203.2 申请日期 2013.12.12
申请人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发明人 王翔宇;丁刚;刘玮;徐智广;朱大生
分类号 A01G33/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33/00(2006.01)I
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主权项 一种鼠尾藻和海带轮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北方同一养殖海域进行海带和鼠尾藻的轮替养殖,在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养殖海带,在4‑7月养殖鼠尾藻,利用收获海带后空置的海带养殖设施,改善鼠尾藻的生长条件,改进鼠尾藻的养殖维护,促进鼠尾藻的生长;具体轮养方法如下:(1)海带养殖:A.暂养:在清晨将海带幼苗运输至养殖场海区;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水质肥沃,透明度1‑3m的近岸海区;将苗帘截成每段50‑60cm的苗绳,上端挂在吊绳上,吊绳系在缆绳上,苗绳下端系坠石,使其稳定在水下80‑120cm,苗绳间隔25‑35cm;B.分苗:幼苗生长到18‑22cm后进行分苗,将幼苗剔下夹到苗绳上;苗绳长240‑260cm,每6‑10cm夹苗一株,每绳夹苗26‑32株,分苗养殖方式采用双绳平养法;绳间距45‑55cm,亩放苗量根据海区质量,具体养殖量为:一类海区每绳夹苗25‑30株,亩放苗量1万‑1.2万株;二类海区每绳夹苗30‑40株,亩放苗量1.2万‑1.6万株;三类海区每绳夹苗40株以上,亩放苗量1.6万株以上;C.养成:养殖方法为筏式平养,浮筏与海流平行,起初挂养水层深度为80‑120cm,待海带生长到35‑45cm时,水层控制在50‑80cm,当海水温度降到12℃时,提升水层至30‑40cm;当海带长度达到110‑130cm,分苗,密度为每绳20‑25株;养殖后期第二年4月中下旬,此时海水温度为11‑12℃,提升水层至30‑40cm,开始收割已经成熟的海带;(2)鼠尾藻养殖:A.种菜:当地种菜,到4月中下旬,海带开始大面积收获的时候,北方鼠尾藻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取生长密集的地方的鼠尾藻成体,将底层受光弱或者长度较短的鼠尾藻从根部剪断,将根部留在岩石上;B.运输:采集附近海域的鼠尾藻用保温车运到海带养殖海区,在运输过程中保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10‑12℃;采用风机制冷或者冰块降温;C.夹苗:将藻体夹在苗绳上,苗绳长度为3‑5m,2‑3株作为一簇,簇间距在10‑12cm;苗绳材质为聚乙烯绳,直径0.5‑0.7cm,两端系于所述缆绳上,在两端各距离夹苗区15‑25cm处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1‑2个浮子,以便使鼠尾藻根部降于水面以下,而鼠尾藻大部分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通过这种养殖方法,使鼠尾藻主枝受光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盐,其生长速度加快,生物量增加,同时避免其根部受到强光照射;D.养殖管理:每3天人工摆洗一次,去除附泥;在风浪平静的时候,每2天的上午,把清洗机喷洗压力调低后,喷洗整条苗绳,喷洗液按照1:1500的比例加入杀虫剂,以杀死钩虾,到下午,将喷洗水压增强,喷洗苗绳去掉杂藻;遇到阴雨天气,适当将鼠尾藻养殖水层下调,防止表面盐度变化对藻体造成损伤;E.收获:养殖1个月后,有部分生长较快的鼠尾藻苗绳即可收获,而苗帘上的鼠尾藻取个体长度大于1m的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待到7月中下旬,海水温度到20℃的时候,鼠尾藻全部收获。
地址 266002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贵州路47号